上一版/ 06 版:百花园·人在旅途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直播基地

开启旅游消费扶贫新模式

本报记者 邱 杨/文 流 冰/图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图为活动现场。
  主播现场直播介绍农特产品
  游客选购扶贫农特产品(记者 邱杨/摄)
  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晴好,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市民开始集中腌肉腌鱼、灌香肠等,各大超市菜市场进入“备年货档期”。与往年不同,12月20日,在金安区张店镇洪山生态旅游示范区游客中心,腌制鸡爪、白鹅等咸货、张老头粉丝、六安瓜片……这些市民喜爱的年货集中进入金安区旅游消费扶贫直播基地的直播间,让大家在家门口“买”进乡村。
  当天,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大别山年货购物节暨山水画廊旅游消费扶贫直播基地启动、金安区消费扶贫地方馆揭牌活动在九十里山水画廊核心区——张店镇洪山生态旅游示范区游客中心举行。在传统年货节的基础上,以九十里山水画廊的品牌影响力,结合金安良好的资源、场地、环境优势,搭建了山水画廊旅游消费扶贫直播基地、金安区消费扶贫地方馆。“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同时启动,通过消费扶贫直播基地的建设,开启旅游消费扶贫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该区50余家旅游商品企业、扶贫企业精选了咸货铺子、手工锅巴、蒿子粑粑、土鸡蛋、张老头粉丝、茶叶等百余件商品参加展销和线上带货。“我是从合肥来皖西大裂谷旅游的,没想到还遇上‘年货节’,我买了不少东西呢,都是土特产。”一位游客告诉记者,身边的袋子里装着手工锅巴、咸鸡爪、土鸡蛋等,“等下放到后备箱,下午再去登大裂谷,这一趟收获不少。”除了可现场购置农特产品外,旅游商品、农副产品还通过“旅游消费扶贫”主题直播、企业直播带货等活动,搭上互联网的“翅膀”。据了解,活动当天销售额超20万元,其中扶贫产品销售额5.3万元。
  直播带货是消费扶贫的重要方式,既把贫困地区产品给卖出去了,也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的渠道,同时也让城里人知道并且享受了优质农产品。但实际工作中,一些农户或者农特产品企业对直播了解还不够充分,上线直播有时会“囧”。“旅游消费扶贫直播基地,将为他们提供直播能力提升的平台,下一步我们将和扶贫开发部门组织相关专业人士,开展直播培训,提升带货水平。”区文旅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直播基地和地方馆的顺利运营,将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该区旅游商品的品牌影响力。
  副区长周泽道表示,山水画廊旅游消费扶贫直播基地、金安区消费扶贫地方馆,首次通过“农特产品+互联网+直播”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不仅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提供一个采购年货的平台,也为金安的旅游商品、扶贫产品拓宽了网络销售渠道,更是为助力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培育了线上线下联合互动高质量发展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