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东石笋文学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飞翔的雏鹰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1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木乔

  十一月四日至五日,市清水河学校举办了第六届运动会,按学校通知,每位家长可以代孩子填报两个参赛项目,我为女儿只选择了四百米跑。身为父亲,我认为女儿是班级里的小不点,除去耐力好,并没有其它方面的运动特长可与同学竞争。
  发现女儿耐力好,是在参加“2018年六安国际马拉松大赛”五公里迷你马拉松赛的时候,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女儿冲进人群,我担心她跑丢了,大声喊“慢一点”!但是由于当时人太多,小姑娘听不见,无奈,我只有拼尽全力追赶。快到折返点,才追上她,拉住再不敢放手。跑过终点,未能得到名次,女儿有些失落。我一边安慰她,一边为她小小身体内蕴藏的巨大能量深感欣慰。之后,我时常带女儿到淠河国家湿地公园里玩,在新安大桥南面那块全民健身场地,每次遇到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围着足球场练习八百米跑,女儿总要满怀兴致地参加。一开始跟跑,跑不到半圈,她就变成领跑的了。跑一圈下来,我让她休息;她佯装没有听见。跑两圈下来,我让他休息;她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跑三圈下来,我只好故伎重演,伸手捉住女儿,担心剧烈运动对她幼小身体造成伤害。
  班级选拔赛是五十米折返跑,选拔过后,女儿告诉我,老师为她选择了二百米跑。我跟她说:“四百米你差不多能获得前三名,二百米你不一定进得了决赛。”四号下午接她放学,得知二百米预赛结果,女儿没能进入决赛。
  放学路上,女儿告诉我,她明天还要参加跳高比赛。我问:“是谁给你报得名?”她回答:“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致推荐的。”
  对于女儿参加跳高比赛这件事情,我并不抱任何希望。在她走进赛场的瞬间,大概现场所有人都会产生同样的看法:十周岁,一米三七的个头,瘦瘦的,她怎么能跳得上去呢?
  九点半左右,班主任汪老师在班级家长群,发了一张女儿跨过横杆的照片。照片上女儿的动作稍显吃力,但她跳了过去!
  稍后,教数学的李老师又发了一段短视频。点开视频,同学们大喊“加油,加油”的声音,振奋人心。女儿奋力奔跑,飞扑过去,重重地摔倒在软垫上,勇气可嘉。同学们的欢呼声淹没了我的笑声。预感到女儿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我兴奋地捧着手机拿给正在洗衣服的老婆看。老婆看完视频,激动而又骄傲地说了一句:“这丫头!”
  接女儿放学时,女儿扑进我的怀里。我从来都没有太过注重女儿取得的任何成绩,但这次没能忍住,问道:“得了第几名?”
  “第一名!”女儿说出这一句话时,灿烂笑容好似霞光。
  “乖乖,就你这个样子还能拿到第一名。”我的语气中流露出喜悦、得意的情绪,感染到了女儿,于是,一路上,她向我说起比赛全过程。
  参加跳高比赛的共有二十名同学,一轮一轮角逐,前十三轮女儿都是一跃而过。到第十四轮,赛场上只剩下两名选手。汪老师把她搂进怀里,要求她,保持冷静,好好比赛。
  第一跳没有成功,汪老师把她搂进怀里,鼓励她,没事的,我们还有两次机会。
  第二跳成功了,汪老师把她抱在怀里,紧张得等待比赛结果。
  “汪老师给了我三次拥抱!”这应该是女儿参加这次跳高比赛,留给她的最深刻印象,反映出每一名孩子渴望得到师长重视的心理!
  回到家告诉妈妈自己取得的名次后,女儿紧接着就说:“汪老师拥抱了我三次!”
  “汪老师、李老师开心得都跳了起来!”
  “汪老师拥抱了我三次!”体现出孩子的满足感。
  “汪老师、李老师开心得都跳了起来!”多么自豪地陈述,意识到自已通过努力,带给老师一份大大的惊喜!
  “比赛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们高喊加油!加油!其它班的同学则喊漏油!漏油!每一次起跑过后,我只听得到同学们的加油声!比赛结束了,同学们开心得就像炸了锅!”
  女儿在陈述时反复提到老师和同学,有意无意淡化自己,我感觉女儿长大了。我一边倾听,一边思考。人们常说“知女莫若父”,在我,实在惭愧,我只发现女儿的耐力和身体协调性,却并不了解她的暴发力。如此看来真正了解女儿的则是老师和同学们。他们了解她、相信她、鼓励她,为她保驾护航。夺冠之后,与她一道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尽情享受这份属于集体的荣誉。想到这些,我不由得感慨:生命中,只有遇到理解你的人,你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每一位过来人,回首校园时光,最令人愉快的一件事情,就是参加运动会,全班同学跟老师扎成堆,关注同班同学的比赛情况,为他们加油助威,义务地替他们做着各项服务。与他们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经历失败的打击。老师一改严肃古板的态度,阳光一样和煦。全班师生感受到的则是相互支持的力量,共同奋进的信心。这就是参加集体活动产生的凝聚力,向心力。每一位过来人都会在参加这种活动的过程中,彰显鲜明个性,成为最完美的自己。由此,打下师生情、同学情的基石,成为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感谢女儿,用她的经历一次又一次为我打开鲜艳的记忆。
  加油女儿,你的每一次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