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 栏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走实脱贫攻坚“最后一米” 打通振兴发展之路

——全军乡脱贫攻坚成效巩固调查与思考徐 骏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1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全军乡位于金寨县西北部,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山场面积13万亩,森林覆盖率78%,耕地面积3525亩。全辖6个行政村,76个村民组,2657户,总人口10434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从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42户2239人发展为19户29人,两个重点贫困村相继出列,完成623户2210人脱贫任务。
  全军乡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阶段,以严标准高要求走实“最后一米”,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收官战,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高。
  一、主要做法
  (一)带着责任走,做到走稳走实
  全军乡逐步探索出了遍访、遍验、遍核“三遍走”工作方法,不断压实责任,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任务,进一步为脱贫退出“最后一米”夯实基础。
  做好遍访,注重全面,突出发现问题。遍访所有农户,访的是摸清实情、弄清实底。全乡村级“遍访”642户2239人。全面发现问题,详细掌握存在的住房、产业发展、意识形态等问题。对遍访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做到网格化排查不漏户、清单化落实不漏项、数据化管理不漏人。
  做好遍核,注重整改,突出解决问题。一是组织6个村级攻坚队开展了村与村“拉网式”交叉大检查,逐村反馈、逐村研判、逐个整改、逐个销号。二是组建问题整改领导小组,精准把脉全局统筹,高位推进问题整改往深里走向实里走。
  做好遍验,注重规范,突出全面提升。一是要求“验遍”所有档案资料,对所有贫困户逐户检查,坚持“问题反馈不过夜、问题整改不过夜、问题追责不过夜”。二是在推进问题整改过程中,各村整改攻坚队与帮扶干部小分工、大团结,实事求是地明确时限和要求,逐条逐项分类指导整改销号。
  (二)带着感情走,做到走亲走深
  在精确掌握帮扶对象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一要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即:随时知道贫困户近期在干什么?缺什么?想什么?还存在什么困难?动态调整帮扶措施要跟上。二是真心交流沟通。三是建章立制标本兼治。
  (三)带着希望走,做到走远走长
  (1)不断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坚持农旅融合发展,把独特生态自然风光、大别山区特有风情文化紧密融合起来,走好产业振兴之路。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逐步实现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产品品牌化。
  (2)突出示范带动引领。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循序渐进。高标准打造农产品,着力高质量脱贫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形成引领示范带动效应。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强化招商引资,为示范创建提供基础支撑。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边缘户容易心理失衡。贫困户评定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被评为贫困户的毕竟只有少数,还有大多数是游离在外的边缘户,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有些脱贫户的生活水平可能已经超越边缘户,容易产生新的贫困群体和引发社会不满情绪。
  二是极个别贫困群众思想意识落后、思想观念陈旧,受教育程度较低,缺少干事创业的本领,“等、靠、要”思想严重,群众依靠自身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贫困户与边缘户帮扶“双轨并行”。针对贫困边缘户制定出台适度的扶持政策,做好贫困边缘户的识别和建档工作,在农村贫困边缘户帮扶工作中,突出产业就业扶持,对有劳动能力、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边缘户给予资金、技术等必要的帮扶措施,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帮助提供就业岗位。同时,要重视贫困边缘户的实际困难,包括危房改造、医疗保障等。
  二是突出智力扶贫,开展技能培训,在能力素质提高上有新提升,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和意志。一要强化思想教育,着力解决因懒致贫、坐吃山空、“等靠要”思想问题。二要积极宣传脱贫攻坚扶持政策,与群众面对面座谈交流、零距离解疑释惑,教育引导群众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自我发展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苦干脱贫、勤劳致富,使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作者系全军乡人民政府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