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书与人·公益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从破万卷到破“一”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1月12日    来源:皖西日报

  梁正

  
  
  古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然而,一个人即使从生到死手不释卷,读的书也很有限。更何况,书读得再多,如不在理解的基础上消化吸收,也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见解。因此,“读破一卷”即“精读”值得提倡。
  我国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他做学问就是从专攻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入手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把数学家耿克逊的《近代代数理论》一书中仅20页的一篇文章读了半个多月,从中获益匪浅。王冶秋老前辈对“读书破一卷”也深有体会。他谈到读鲁迅的《阿Q正传》时认为,要理解《阿Q正传》至少要读14遍。他说:“看第一遍时会笑得肚子痛;看第二遍,才寻出一点不笑的成分……”
  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生痰瘤。”现在很多人爱读书,读量也很大,但只是浮光掠影,如水过沙地,留不下什么痕迹,有时还可能中毒。朱熹曾形象地比喻:这就如一个饿汉走进了饭馆,看到那么多鱼肉,就一个劲儿往嘴里塞,结果造成消化不良,还有可能胀破了肚皮。
  怎样才能“读书破一卷”?这就要求我们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书反复阅读,才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个人充满活力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