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要闻·小记者园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探索“交通+”嬗变编织发展新图景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9月12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上接一版)
交通+激发新活力
  8月25日下午,在百神庙镇交通综合服务站,一车快递到站,很快卸货、摆放好。“原先有多少家快递公司,我们镇上就有多少个快递点,大家寄件取件都不集中。”该服务站快递收发负责人周书生告诉记者,自从该县在乡镇、村公交站设立了综合服务站,整合多家快递后,让群众享受到了一站式便民服务。“我来取快递,取单号是XXX。”村民童助文很快取到了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帮网购的防水材料,免去了到县城采购的麻烦。
  “为了打通快递到村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在镇和村建立起交通综合服务站点,充分运用公交车闲时运力,把村民的快递运回村,同时也把农副产品运到城里卖。”江炬森告诉记者,有了“公交代送”服务,能让快递直接进村,取件只需付一元‘车票’钱。而公交上行将村民的农产品等快递带到镇上物流点,则只需支付普通快递费,不用单独“购票”。如今,这种集“公交、充电、物流”于一体的交通综合服务站,已覆盖舒城21个乡镇。群众在这里就可以等候公交车、淘宝购物、收发快递,可以享受到“门到门”、“点对点”式服务。
  城乡公交全覆盖也为农村电商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百神庙镇郑圩村电商扶贫驿站,工人们每天将宰杀好的土猪肉切割分块,用真空保鲜袋密封装好后,通过快递发送到全国顾客手中。“我们最高峰时土猪肉销售量可达2千斤,通过快递发运可以在48小时内通达全国。”负责人魏霞自豪地说,土猪肉电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驿站与34户养猪贫困户建立了加盟购销合作关系,带动了15户贫困户就业。
  通往舒平村的舒平大道,是百神庙镇实施的首个村村通工程。“我们村实施畅通工程后,首次引进了产业,促进了产业发展,带动了就业脱贫。”舒平村村委会主任李明富口中的“产业”是指村里引进的孔雀园,发展孔雀驯养、繁殖以及相关工艺品加工销售,还间接带动了旅游观光,让村里有12户贫困户有了就业机会。
  通过依托城乡公交场站资源,舒城县突出“交通+”战略,探索“交通+物流”、“交通+电商”、“交通+扶贫”等运营模式,打造开放共享的农村物流配送网,将茶叶、油茶、山野菜、家禽远销全国各地,连接了全县200多个特色产业基地,激发乡村脱贫致富新活力。一条条宽阔的农村路,不仅给群众出行带来了方便,更是带来了产业的发展、就业增收渠道的增多,连通了“产业”路,打通了“脱贫”路,铺筑了“幸福”路。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在舒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发展,不仅方便了出行,带动了发展,也温暖了民心,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