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白马尖文学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寻找从前的宋石军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4月09日    来源:皖西日报

  戴晓东

  初春的一天,我下了晚刚进家门,妻子就告诉我老连长来过电话,说是过几天来安徽看看老战友。
  听了这话,我忙拨通老连长的手机。“喂,三班长吗?我很快就会到安徽,你把身边的事给我安排好了,记住了,咱二连的人一个都不能少!可别忘了连部的宋石军……”
  “是!老连长,我保证完成任务!”老连长从山东来安徽看望战友,这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啊!仔细算来,自从脱下那身军装,我和老连长十四年没见面了。当天晚上,我分别联系上了六安、霍邱、淮南、寿县的六个战友。可从军友通讯录里,却找不到金寨宋石军的电话号码。老连长让我一定要找到宋石军,他可是二连的老通讯员啊!这下我犯难了,当晚彻夜难眠。
  第二天一早,我便坐上合肥开往金寨的大巴车。
  山道弯弯,一路车堵,傍晚才到了金寨县城。我住进“映山红”宾馆,决定歇息一夜,明日去找宋石军。对于宋石军,我并不熟悉,因为他在二连当兵时,我已调到团部政治处。一次,政治处主任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我陪福州晚报记者去采访,采访的连队就是一营二连。几日前,部队驻地小镇上发生了一起火灾,由于二连全体官兵及时扑救,终于避免了一场重大经济损失。到了二连连部,我们说明了采访的来意,老连长却叫来了一名战士。“他叫宋石军,参军不到几个月,就得了个团嘉奖!这次灭火,就是他第一个冲进了火海……”采访开始了,可宋石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使我们的采访进入了僵局。这下可把连长惹火了,“你个宋石军,是战士还是大姑娘啊?晓东也不是外人,是咱二连出去的人,还是你的老乡嘛!”听了这话,宋石军这才和我唠了起来。后来,宋石军的事迹见了报,二连也立了集体三等功。
  我从军第六个年头,当了两年通讯员的宋石军,已在二连当上了一班长。这年春天,我脱下军装复员了,老连长也面临着转业。然而,就在这年的夏秋之际,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遍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军令如山,贵在神速。我原服役的部队奉命奔赴抗洪前线,临危受命的老连长也带着连队开进江西九江……电视画面上,当我看到飘扬在九江大堤上那面熟悉的军旗,看到战友们肩扛着沙袋在风雨中前行,看到将军和士兵跳进波涛汹涌的江中筑起的人墙……我不由热泪盈眶。可我何曾想到,老连长在这次抢险中,因连日奋战累吐了血,而宋石军为了抢救群众脱险,被倒下的大树砸伤了头部,送进了军区的野战医院。一年过后,转业的老连长给我寄来一封信,说宋石军退伍回乡了,但伤仍未完全治愈,大脑已失去大部分记忆。
  第二天上午,我搭上一辆面包车进山,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宋石军家。我问门口忙活的老人家:“大妈,石军在家吗?我是他的老战友。”
  老人上下打量着我,过了好大一会才笑着说,“你是石军的战友,我家有你的相片呢。”
  “石军呢?”
  “出去了。”
  “出去干吗?”
  “训练,出操!”
  什么?训练出操?听了这话,我有些糊涂了。老人搬过一张凳子,让我坐了下来,“孩子,你莫急,他一会就回来的。”
  “一,一,一二一,一二三四……”听到一阵跑步声和高昂的口令声,我起身走出了屋子。看到向我走来的那个男人时,我不禁呆呆愣住了。我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天啊,这是怎样的一个男人啊!他穿着一身发白的旧式军装,头上戴着一顶大檐军帽,肩上背着军用挎包,腰里扎着军皮带,手扶肩抗着一只黑呼呼的木头枪,脚上解放鞋磨破的洞口露出着脚指头……
  “宋石军?”我走上前去,本想故作地笑一笑,泪水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时的宋石军,丝毫没有半点反应,他没看我一眼就走进了屋子。“嘟嘟嘟……”他从屋里拿出了哨子,转身又提着木枪跑步进了院子,“全体注意,部队集合。稍息,立正。准备出发!”石军的神情,俨然一副指挥官的模样。
  原来,宋石军不仅失去了部分记忆,还有着神经性的疯癫。万万没有想到,当年英武机灵的石军,如今变成了这般……残酷的现实让我心如刀绞。“孩子,别介意,他天天都这样!”老人叹了口气,却苦笑着宽慰我,“别看他认不出你,可他天天都看那些部队的老相片,还有那些奖状和军功章……他啥都忘了,可就是没忘了部队。”
  到了中午,我接通老连长的手机,把石军的情况如实作了汇报。老连长在电话里沉默许久,最后果断地对我下了命令:“三班长,你在石军家等着,我明天赶到金寨,一定亲自来接你们!”
  “是!坚决执行。”挂上电话,我心里有了一丝轻松。
  次日下午,一辆三菱吉普车和一辆商务车赶到了,从车上下来的除了老连长,还有六位安徽籍战友。这天晚饭是在宋石军家吃的。吃饭的时候,石军似乎有了一丝清醒,他看着老连长和战友一个劲憨笑,还小声叽咕着,“饭前不排队,连个军歌也不唱!”听了这话,老连长眉头一皱,沉寂了片刻,便作出了让人震惊的决定。“饭后集合,准备出发!”
  “去哪?去县城还是六安?不会是现在吧?”我问道。
  “立即出发!怎么?还有什么意见吗?”
  “没有,坚决执行!”我和战友们大声回答。
  听到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老连长满意地笑了。“大妈,我们吃过饭就要走了。不过,我这次要把石军带着,您老放心,我还会把他给您送回家的。”老连长说着,把厚厚一叠人民币递给了老人。这些年来,他牵挂着宋石军,这一种沉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带着宋石军上了车,汽车发动了,蜗牛似地离开山坳。我们坐在车内,还能远远地看见频频招手的老人。
  汽车行驶了十多公里,我们才知道老连长的真正意图。原来,他发出的命令,一不是去县城,二不是去六安,而是让我们一起前往福建连江。于是,我明白了,老连长不光是带着我们回老部队,更重要的是为了宋石军的病。
  两天以后,一行八人终于驾车到了福建的老部队。部队还驻扎在原来的地方,只是过去的营房已变成了高楼。好在部队的现任团长,就是原二连的一排长。故地重游,老友相逢,大家自是非常亲热,就连石军也变得开心起来。
  在老连长执意要求下,我们住在原二连的老营房。老营房虽成了仓库,可是不远处的大操场依然如旧。
  值得庆幸的是,自从住进二连的老营房,宋石军似乎有了变化……这些情景,引起战友们的惊喜。在老连长的看来,石军的某种反应已是意料之中。
  这天,根据老连长的安排,我早早地找来一面军旗,挂在老连部学习室的墙上,并让大家统一穿上过去的军装。大家有些激动,像是回到了十几年前,又要重温十几年前的连队生活。吃罢早饭,我们正坐在屋里,准备接受老连长的指令。
  “嘟嘟嘟……嘟嘟嘟……”老连长突然吹响了集合哨,大家迅速地跑向操场,一边跑着一边整理着装。
  “紧急集合,紧急集合!”这时,宋石军也跑向了操场,虽然他的穿戴有些零乱,但集合行动的速度基本符合要求。
  “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报数——”
  “一、二、三、四、五、六!”队列里站着七个人,只报出了六个数,显然未完整报数的人是宋石军,尽管他在队伍里站得笔直。大家心里有些失望,神情依然像是一幅幅雕塑。
  老连长又发出了命令:“上午政治学习,列队到连部学习室。”
  到了连部学习室,大家端坐面对讲台。老连长站在台上,在黑板上写下“我军的荣誉”,便开始了正式讲课……多么熟悉的场面啊!突然,老连长开始了提问,利剑般的目光射向宋石军:“一班长,宋石军!”
  “到!”宋石军闪电般地站起身来。
  “我们是什么?”
  “是军人!”
  “军人是什么?”
  “是钢铁勇士!”
  “你看,正前方的墙上挂的是什么?”
  “报告,是军旗!”
  “军旗是什么?”
  “是,是……”
   老连长严厉威猛的眼神再次射向宋石军。“宋石军,请你回答,军旗是什么?是什么?”
  “是——军——魂!”
  “军魂是什么?”
  “是战胜一切敌人的力量,而从不被一切困难所压垮……”
  天啦!宋石军醒了,大家站起身来,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此刻,老连长热泪盈眶,猛击宋石军一拳,“我就知道你会有这一天的!多少年来,我无数次梦见过九江大堤,梦见你在堤上挥舞着英雄二连的旗帜,梦见我们在洪流中用血肉躯体组成的人墙……”
  “石军……”我们都抱着宋石军哭了。石军费力地想起了什么,最后也跟着哭了起来。
  这天黄昏,南方的军营下起一阵大雨,雨过天晴,天边挂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