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栏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胆囊被积液“撑”出巨大包块介入穿刺为九旬老人缓解病痛

本报记者 李珊珊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12月23日    来源:皖西日报

  突发急腹症,胆囊因积液被“撑”大,随时可能发生胆囊穿孔,怎么办?12月2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四科在B超定位下成功应用局麻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术,为一名九旬高龄患者巧解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之痛。
  “真是太感谢您了!”日前,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四科病房里,即将出院的老太太及家人紧紧握着科主任涂苍慨和主治医师梁昌民的手,向他们表达谢意。
  老太太今年95岁,家住霍邱县彭塔乡。20多天前,老人在家中突发腹部疼痛,经当地卫生院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家人赶紧将其送来了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四科就诊。入院后进一步检查,腹部彩超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老人因为胆囊结石长期嵌顿,形成胆囊积液,引起胆囊炎发作。胆囊明显增大,形成一个巨大的囊性包块。“一般来说,人体胆囊的正常体积是10—15公分,这名患者因为囊性包块巨大,胆囊已经从原本所在的上腹部位置坠到了盆腔。”涂苍慨告诉记者,当时,患者的胆囊内充满了浓稠的胆汁及炎性渗出物,随时可能发生胆囊穿孔。考虑到患者是高龄,又有多种基础疾病,检查提示体内白细胞数量是正常值的3倍以上,达到了危急值,随时会有感染性休克的风险,麻醉及手术风险大大增加,所以在决定治疗方案时,他们非常慎重。
  经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多次沟通,以及相关科室专家的多次会诊后,最终确立了治疗方案——B超定位下局麻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B超医生和麻醉医师的密切配合下,由B超室主任李安洋和副主任陈沛东为患者顺利进行了手术,只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成功引流出800毫升的浓稠液体,迅速缩小了胆囊体积,患者的腹部疼痛感也逐渐消失。之后又持续进行了几日引流,患者的血象逐渐恢复到了正常值,发热情况也有好转,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之前各种不适症状一一得以缓解。
  一周后,经过身体评估,老人被允许带管出院,待身体恢复后再行后续治疗。
  “老年急性胆囊结石嵌顿、胆囊坏疽,合并基础性疾病患者,手术治疗风险极高。采用介入穿刺技术行胆囊置管引流减压,先控制急性感染,后期再行取石治疗。”据涂苍慨介绍,该技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成功率高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年龄大,有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合并症的病人,不仅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还提高了生存质量。目前该科运用多学科协作(MTD)优势,充分利用先进的介入技术和腹腔镜技术已先后为多位85岁以上超高龄疑难危重患者手术,均收到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