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四最”营商环境建设精彩答卷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王康奇 本报记者 储勇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19年12月23日 来源:皖西日报
“现在办事真方便,企业开办手续只要跑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就可以等着领证了。”日前,在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前,李先生将公司开办的相关材料一股脑提交给窗口工作人员。据窗口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办理企业开办手续通常需要跑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的窗口,而现在,推行“一窗式”综合受理,园区相关部门集中进驻,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统一发证”,只要在综合窗口提交一套完整材料,企业开办最快1个工作日内办结。 变化,源自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众所周知,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体现。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今年以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理顺体制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破解阻碍发展的“堵点”、企业的“痛点”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在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持续加力、久久为功,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市建设“四最”营商环境实施方案88项改革任务的基础上,该区结合园区实际,制定出台《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四最”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建设“四最”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时间和责任单位。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工委管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四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为工委管委办公室,统筹推进园区“四最”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该区把“三重两上”项目(重大招商项目、重点建设工程、重要遗留问题,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调度机制作为落实“四最”营商环境建设、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的主要抓手,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管委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帮扶企业和项目制度,建立项目问题清单,设定整改时限,实行台账管理、盘点销号、动态调整,做到定事、定人、定时、定岗、定责“五定”。目前,纳入“三重两上”信息化管理平台集中调度的项目共计240个,其中重大招商项目35个,重点建设工程16个,重要遗留问题12个,“两上”企业177个。在“三重两上”项目调度机制的强力推动下,一批影响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的架电接水、供热供气、政策兑现、产品推广以及用工难、资金紧、成本高等“疑难杂症”问题得到解决,极大地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今年,该区还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出台《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细则》,进一步简化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的审批环节、精简材料内容、缩减审批时间。为推进该项制度有效落实,该区成立了优化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工作领导小组,对区内新建工业项目的施工许可证审批工作实行窗口统一受理、平行分配、集中反馈。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人防审核、消防设计审核实行联合审图。目前,施工许可证核发全流程由7个环节减少到5个;申请材料由69件精简到27件,最少可精简到24件;全流程总时限最多26个工作日内完成,最快16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以利企便民为目标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 以群众和企业“少跑腿”为目标,近年来,该区积极推动“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享受到线上“一网通”、线下“一扇门”、现场“最多跑一次”的高效服务。 2018年7月,安徽政务服务网六安经开厅正式开通。截至目前,该区已将区级15个部门的465个事项,8个村4个社区的714个事项尽数在线运行,累计办理各类事项4309件,基本实现政务服务“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改革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该区完成了8个村4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平台建设,群众“网上办、就近办”改革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推进政务服务“一站式”集中集成办理,该区已将399个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占比85.80%。通过整合工商、公安、税务服务事项,设立“企业开办一站式”窗口,企业开办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通过设立“公共服务类”综合窗口,入驻便民服务事项83项,已累计办理各类事项1200余件。通过整合规划、建管等部门进驻,工业建设项目审批实现窗口“一站式”服务;设立“不动产登记”办事便民服务窗口,承诺简易事项当日办结,权属证书当日即可领取。 着眼于让企业和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5月份,该区市场监管分局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取消名称预先核准环节,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设立登记进行整合,实现了一个环节、一次办理。通过持续提升企业开办网上大厅服务功能,不断优化企业全程电子化系统,推行企业标准化登记和智能化审批,目前,该区市场监管分局对企业开办开展了“审核合一”,实现“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不仅仅体现在企业开办时,截至目前,该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邮政送达业务,进驻大厅39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占比100%。 以优化服务为手段增进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10月28日,六安杰婷服饰印花有限公司经办人汤女士从该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四枚印章,成为该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新政策的首个受益者。据悉,从10月开始,该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公章服务。截至目前,通过线上提交、线下领取免费公章的企业共有46家。此举进一步优化了园区营商环境,推动了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降低了企业开办成本,压缩了开办时间。 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企业和群众对于政务服务“减环节、压材料、降成本、提效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该区主动回应关切,一方面不断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材料;另一方面,强化优质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办事效率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任务,直接取消审批3项,审批改备案1项,实行告知承诺制17项,提高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24项,强化准入监管30项;建立企业开办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多部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推出全程帮助企业办理电子化登记注册及公章刻制、税务领票等服务,并承诺8小时办理完成;对全程电子化开办的企业,按申请人要求提供免费邮寄服务,申请人在家坐等营业执照、公章、税务发票送上门;破解企业“注销难”问题,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为企业退出市场提供高效便利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用实策、见实效,即将过去的2019年,对于致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的六安开发区来说,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年。营商环境的日益优化,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交口称赞。12月5日,安徽美盈森智谷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皋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将印有“为企业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的锦旗专程送到该区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感谢窗口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原来,企业前不久在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时,提交材料时存在缺漏,窗口工作人员细心指出,并按照容缺受理原则,先行受理了申请材料。在企业补齐材料后,立即启动快速通道,企业当天就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企业对此十分满意。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该区将继续自我加压,结合建设“四最”营商环境工作要点,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纳税服务、跨境贸易、企业注销等营商环境20个重点领域,开展系列提升专项活动,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减跑动,以“四最”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新成效,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