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红土地·夕阳佳苑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回忆老首长李清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12月09日    来源:皖西日报



  李清海缝被套
  胡遵远

  11月21日,得知我们金寨籍老红军、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原部长、副军职离休干部李清海老首长因病逝世的消息后,我的心情就一直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
  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在与老首长的家属、生前所在的单位、浙江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及杭州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的负责同志保持联络中。令人欣慰的是,受指派,我随老首长的家乡——金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国珍及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汤家汇镇人民政府负责人一起,代表68万家乡人民前往杭州参加了“李清海同志告别会”,为老首长送上了最后一程!
  天有灵、知人情,地有灵、顺民心。11月25日,是我们为老首长送别的日子……这一天,老首长的家乡金寨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3814平方公里的老区金寨,很多地方都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老天似乎都在与我们一起,沉痛衷悼、无限缅怀敬爱的李清海老首长!就连浙江省杭州也下起了朦朦细雨……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禁回想起老首长的辉煌人生。
峥嵘岁月斗顽敌 军营杏林谱华章
  李清海,1917年12月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汤汇镇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30年6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受革命思想影响,1930年,李清海参加了儿童团,1932年8月,年仅15岁的李清海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开始在红军医院当看护员,后来在赤城县二分院当调剂员,1935年任红28军82师244团二营看护员,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红军主力长征后,李清海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参加了商城长竹园战斗、苏仙石战斗、两河口战斗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李清海任新四军四支队9团卫生队卫生员,1938年任新四军四支队8团司药、军医,1939年任新四军五支队司令部军医,1940年任新四军二师五旅十五团卫生队副队长、新四军东分区独立4团卫生队队长,1942年任新四军6旅17团卫生队队长,1945年任新四军2师卫生部1分所所长。抗日战争时期,李清海参加过桐城战斗、淮南路南段游击破袭战、保卫淮南根据地与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
  1946年,李清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3纵队39师卫生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莱芜、兖州、涟水、维县、济南、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福州、厦门等重大战役和战斗。
  1951年,李清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后勤部卫生处处长,195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第11陆军医院院长,1954年9月至1957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学习,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1957年12月至1964年8月,李清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院长,1964年9月至1982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1982年离休,1988年荣获中央军委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
少小离家当红军 乔装改扮打敌人
  李清海,13岁就参加儿童团、15岁就参加了红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小鬼”。当人们问起他参加革命的经过时,年过百岁的李清海依然是记忆犹新、十分清楚。
  “那个时候,家里穷啊,没有饭吃,为了填饱肚子,我要过饭,吃过野菜,穷人没有活路。怎么办?我听说大别山里有一支红军队伍,叫红四方面军,是解放穷人的,我就立志要参加红军。”李清海说。
  “可是,那个时候我还不到15岁,找到了队伍,他们却告诉我:你太小了,当红军要背枪,要跑路,要打仗,你都没有枪高,先回家念了书再来。不久,红四方面军要走(西去川陕),留下了红二十五军和医院,红二十五军在山里打游击,医院里有很多伤员,我说,我家里没有人了,姐夫也被国民党杀害了,我可以帮助照顾伤员,就这样我被医院收了下来。”15岁的李清海,就这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红二十五军离开大别山后(长征),李清海所在的医院和几十名伤员被转移到山里。有一次,高敬亭的部队(红二十八军)在金刚台附近和敌人激战,伤员也送到了李清海所在的医院。
  “我听说附近有红军部队,就跑了过去,找到高敬亭,说我要到部队上战场,就这样,我跟着高敬亭的部队走了。但是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敌人来了,留在医院里所有的人都被杀害了。”每当回忆这段令人痛心的历史时,李清海的泪水总在眼眶里打转。
  “还有一个故事,父亲经常跟我们讲起。”李清海的儿子李中朝告诉人们:“当年,父亲的部队在大别山坚持游击战,并且负责在山区寻找伤员,寻找的过程中遇到了一支来自河南的红军游击队,一问属于中央红军,只有十几个人、两三条枪,想寻求帮助。”
  “自己都很困难了,哪有多余的粮食和枪支去支援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打圩子!那时候圩子都是地主住的地方,正好在京浦路以西有个水圩子,是附近圩子中最富的。只有打下圩子,补充粮食、枪支、弹药,才能让河南的这支红军去寻找自己的队伍。”
  于是,两支队伍在一起商量出一个妙计。“我们就假扮成国民党的部队,让河南的红军假装在后面追打。到了圩子附近,营长大喊,红军来了,我是国民党部队,是来保护你们的。就这样,圩子里的人敞开大门,让我们进了圩子。在那里,我们停留了一晚,第二天带着粮食和武器回到了驻地,有效地补充了队伍的供给。”说起这段故事,李清海总是有些激动,自豪感油然而生。
勤俭节约不忘本 桑梓情深赤子心
  李中朝家有张珍贵的照片,据介绍,这是两年前拍的:老首长正戴着眼镜在缝被套。
  “他盖的被套破了,我们给他买了新的,他不用,他说:旧的补补还能用。前些年,他还自己动手把磨破的衬衫领翻个面,接着穿。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辈子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李中朝说。
  “勤俭节约不忘本,是父亲对我们的教诲,不许剩饭剩菜,不许浪费一粒米,就是掉到地上了,也必须捡起来吃掉。现在,我们也这样教育后代!”
  百岁高龄的李清海,对家乡念念不忘。“我的家乡好,是个好地方。我生在大别山,死了也要回到大别山,回到金寨县。这是我的心愿。”李清海说。
  2018年12月8日,是老首长的百岁生日。我们同样是受县委、县政府的指派,来到杭州与浙江省军区、浙江省军区第二干休所的有关领导和其亲属子女共同为老首长举行了一场隆重、热烈、简朴的生日庆典。
  那个时候,老首长虽然年已过百,但是思路清晰、思维正常,还不时地问我们:“家乡还好吧?”拳拳赤子心、浓浓家乡情溢于言表、沁人心扉,让我们非常感动、也深受教育。 
  当时,他的子女们还介绍,老首长心情舒畅、身体许可时,还会动情地唱起从家乡金寨唱响到全国的红色经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