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经济视点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电商架起致富“桥”

程度厚 本报记者 宋金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11月15日    来源:皖西日报


  郑冬梅在整理货品。  程度厚 摄
  “俺负责姚李镇育才村淘宝店,农民腌制的豇豆、扁豆,种植大户种植的稻虾米、养殖的龙虾等农副产品,都经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不仅顺畅俏销,而且价格高。真没想到家门口的农特产品,时下已成为城里人的抢手货。”叶集区姚李镇育才村淘宝店负责人郑冬梅乐滋滋地说。
  近年来,电商成为广大农村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劳动发家,脱贫致富的“法宝”。姚李镇各村淘宝服务店,依托电商优势,着力打造电商为民的平台,让农民种植、养殖、深加工的农副产品,有了更便捷的销售渠道,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步伐。
  11月初,暖阳高照,记者来到姚李镇育才村阿里巴巴淘宝店,看到两间不大的淘宝店里,堆积着各种大至冰箱、彩电、按摩椅、净水器,小到土鸡蛋、散养大公鸡、老母鸡、农家泡菜、牙膏、洗衣粉等,货架上各种货物堆积如山,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淘宝店负责人郑冬梅正在店里料理和清点货物,有的准备销往外地,有的是客户网购的,尽管面对繁杂众多的货物,但她还是有条不紊地清点和归类存储、放置有序。
  郑冬梅是2007年7月毕业于皖西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经营淘宝店,得心应手。为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她曾在城市里做过电子商业业务,业务效率和工作业绩都很棒,有一份不错的收入。2015年6月,郑冬梅为了照顾家庭,为家乡做些贡献,从市区大公司辞职回乡创业。2016年3月,姚李镇成立全镇首家电子商业服务部。郑冬梅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服务知识,短短几年,把姚李镇育才村电子商务服务部从名不见经传经营到如今的为当地人所信任推崇的一家电商。冬去春来,几年来,郑冬梅也经历了不少坎坷,既有汗水和泪水的浇灌,也有苦心和爱心的陪护,收获了成功与快乐。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由于农村传统消费观念的滞后,群众对网络等新型事物接受速度慢,和电商迅速发展的理念经常有矛盾,这也让郑冬梅头疼。但她深深地认识到,农村电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过程,形成的意识形态需要慢慢改变。
  做好农村电商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农村市场行情的需求。于是,只要有培训和学习的机会,郑冬梅都不放过,争取更深层次地熟练业务,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开业第一年,姚李育才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成功服务了当地群众10000人次,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先后获得“2018年度省级乡村电商服务示范网点”、“六安市乡村电商服务示范网点”、“六安市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叶集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安徽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服务点”等荣誉称号。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开展,政府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这就对农产品的销路提出了考验。得知这一情况后,郑冬梅就尝试自己拍照、自己打理店铺,开始为群众代售特色农产品。借助阿里巴巴、微信、闲鱼等平台,贫困农户家中自己收获的、腌制的农家小菜等农家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到全国各地,并且能卖上好价钱。如平台上挂售的农家腌制小毛鱼等明星产品更是供不应求,获得了外地食客的极大好评。“你们当地的小毛鱼,味道好,杠杠的。”一位南京的食客与郑冬梅视频会话时,翘起大拇指连连夸赞。每年经服务站替困难群众销售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达上万斤,为群众增加收入数万元,切实解决了菜农、瓜农与种植户、养殖户销售难的后顾之忧,逐步让群众轻快地走出产品销量缓、积压多、销路难的困境。郑冬梅的电商还通过淘宝网、拼多多两个网络销售平台,实行农村配物,为当地群众提供免费寄存服务,并通过与菜鸟物流精诚合作,实现农村农产品上行有保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当地政府十分支持农村电商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助力农村电商跑得“又好又快”。该镇电商业发展遍布各村,电子商业快速发展。合兴村贫困户种植的贝利小南瓜、养殖的甲鱼、皖西白鹅;关山村养殖的麻黄鸡、土鸡蛋;曾墩村贫困群众种植的茭白、稻虾米;漫山红村种植的冬枣、养殖的小河鱼、蟹等农副产品,都通过电商平台,俏销到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农村电商的兴起,为广大种植、养殖户和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农民增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铺垫了一条“黄金大道”,架设了一座通往幸福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