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健康园地·社会广角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市二院骨科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11月11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讯(胡红梅 本报记者 宋金婷/文图)11月1日,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共同完成的“组合铰链式肩峰、锁骨解剖板的解剖学设计及临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在合肥顺利通过评审。
  本次鉴定会委员由安徽省立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方诗元,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余润泽,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周正新、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长春,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刚、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郑华龙、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团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龚立任7位专家组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杨振时,科研教学部主任李安洋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主任周思惟主持。
  会上,科研项目负责人、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李俊,主治医师卢士学从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科技成果、关键技术与创新点、推广运用与效益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与会专家认真听取汇报,并经质询和讨论后,一致认为该项技术设计思路严谨、合理科学,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据悉,该科技成果主要应用于手术治疗肩锁关节和锁骨远端骨折,它既传承了锁骨钩钢板的所有优势,又规避了其诸多不足,比如能够规避肩峰下撞击、肩袖损伤、肩痛、肩部活动障碍、脱钩、峰溶解甚至骨折等并发症。此外,它还具有手术出血少,时间短,操作简单方便,复位固定牢靠,有利于肩锁和喙锁韧带的修复,有利于早期康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韧带关节囊功能等优点。目前,该科技成果已成功开展临床应用50余例,结果显示,均疗效优良,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