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红土地·夕阳佳苑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千菊争妍靓皋城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10月14日    来源:皖西日报

  刘明朴

  今年国庆70周年期间,在六安城区梅山南路、皖西大道、八公山路、解放南路、佛子岭路等5条道路,增摆特色菊花组合花器;在皋城广场、市民广场设置菊花色块与花塔;中央公园、水上公园等主要是艺菊、菊花柱景、菊花花篮、菊花动物造型搭配应时花卉进行布置。
  六安市林业总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柏承文告诉我:开花较早的是早菊系列,大朵菊系的菊花或墨菊到寒露后陆续开放。菊花,以它的艳丽清雅的风姿、暗暗浮动的幽香,格外吸引游客,受到人们赞赏。菊花千姿百态的花朵,傲霜斗雪、独立寒秋、不畏严寒的品格使人倍加喜爱。历代都有赏菊活动,南宋时期每年在宫廷中举行菊花赛会,晚上点燃菊花灯。宋代民间花市就有“扎菊”,在一年一度的菊花会上,展览名菊、饮酒赏菊、写诗颂菊。
  菊花属菊科,原产于我国,中国是世界菊花的起源中心,分布有较多的野生菊花。中国有3000多年的菊花栽培历史,早在古籍《礼记》中就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公元前900年由我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后进入英国,逐步遍及欧洲,12世纪传到东南亚,19世纪传入美洲。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我国现有菊花品种已近3000种。
  追溯我国菊花的历史演变过程,是由野生过渡到家养;由田园种植供饮食药用,过渡到田园栽培展览观赏,发展到现代变幻无穷的许多园艺品种。菊花在秋风萧瑟、百花凋谢的深秋季节开放,有战西风而不怯、经严霜而愈妍的佳姿丽质,每至深秋我市、各县区都有菊展,以飨游人。千百盆各具姿色的菊花怒放,色彩斑斓,目不暇接,置身于花的海洋,总使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菊花,一次次在无数文人墨客的心中笔下,幸福而忧伤,美丽而绝望地绽放成为飘逸的诗行,似乎阅尽了人间的沧桑。菊花的品格具有高风静雅、高风亮节、耐寒凌霜、高尚坚强的古代文人品格。菊花的代表诗人是陶渊明,而陶渊明具有高洁、不求钱财的高尚精神,所以菊花也被赋予这样的精神。
  品评菊花,以花轮丰满巨大,花色艳丽,花姿优美而富神韵;叶形舒展,疏密有致,株型匀整,花叶相称为佳品。更有由文人、园艺工作者丰富的想象,精心品题,冠以富有诗意的名字,彰显美、雅的形象。如若舞若飞的“玉蝶”、飞瀑倒悬的“十丈珠帘”等等,形态万千,风姿飘逸,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在战国时期屈原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礼记》也有“九月,菊有黄华”的记载。历代歌颂菊花诗很多,如唐代元稹《菊花》诗:“秋丛绕舍是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被誉为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的菊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每年深秋,不少地方都要举办菊花展览会,供人们欣赏。它可配置在园林的花坛、花境或假山上,还可以制作盆花、盆景、花篮、花圈、大立菊、悬崖菊、塔菊、树菊、扎菊等,并可作插瓶切花。近年来,开始发展地被菊,它被作为“开花地被”等乡村振兴绿化工程之用。菊花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菊花品种丰富,花色绚丽,给金风送爽的秋季增添了不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