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医保“有温度” 幸福“有厚度”

——裕安区创新举措破解医保服务堵点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来源:皖西日报

缪罗那 本报记者 张世巧
  “现在在村里就可以办理医保业务,为我们这些长期在异地工作的人解决了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近日,在裕安区单王乡张湾村医保服务点办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就医备案的村民姚爱云,对当地医保服务的变化赞不绝口。这一变化的背后,是裕安区医保局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实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远、报销慢、流程繁”等痛点问题,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服务圈“缩水”,群众办事少跑腿
  “您申请的慢性病卡办好了,以后拿药直接刷这个就行。”在苏埠镇戚桥村医保服务点,工作人员接过村民陈大哥提供的病历资料,通过基层“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平台,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恶性肿瘤门诊特殊病种的申报手续,极大方便了办理门诊慢性病的患者,同时减轻了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
  针对农村地区群众医保办事“路途远、耗时长”的难题,裕安区医保局大力推进智慧医保“村村通”工程,在全区布局22个乡镇服务站、323个村(社区)服务点,同步下放20项高频医保事项办理权限。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将服务窗口直接搬到群众“家门口”。据统计,今年以来,基层服务点已为群众直办或代办业务3563件,接待政策咨询万余人次,让“多跑腿”成为历史。
报销时限“砍半”,解群众燃眉之急
  “15万余元的报销款7天内就到账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说起医保报销的变化,裕安区新安镇居民杨大爷至今难掩激动。今年2月,杨大爷因急性白血病在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住院治疗,总医疗费用25万余元。“以前听人说大额医疗费用报销得等一个多月,我当时还愁着后续治疗的钱没着落,没想到提交材料后不到一个礼拜,手机就收到了到账短信。”
  为破解“报销慢”瓶颈,裕安区医保局专门开通大额医疗费报销绿色通道,将5万元以上费用的办结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同时引入OCR智能审核系统,让零星报销材料审核效率提升50%。今年上半年,全区已为4072人次(包括职工)办理零星报销,涉及金额1058.54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的资金压力。
流程“瘦身”升级,就医结算更省心
  “本以为在外地住院需要自己先垫钱、回来再跑腿,没想到出院时直接就结算了!”2月下旬,周大哥的爱女因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前往合肥、北京辗转治疗,总费用44万元,通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当场就报销了29万元。“以前听邻居说异地报销要带一沓单子跑三四趟,这次我通过电话转诊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刷医保电子凭证,办完出院手续就直接结算报销了,太省心了!”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异地就医备案繁琐、结算环节多曾是群众就医的“烦心事”。如今,裕安区通过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推行“一站式”结算,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报销流程整合,实现患者出院时“一次结清”,目前全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已达96.36%。此外,医保“刷脸办”在主要定点医疗机构普及,累计服务群众超25.9万人次,让“一卡通行”升级为“刷脸就行”,彻底告别了“带卡时代”。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发力方向。”裕安区医保局局长武君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办事远、报销慢、流程繁”三大痛点,持续深化“互联网+医保”应用,尤其是推动异地就医“一站式”结算与“刷脸办”普及,让流程“瘦身”、群众“省心”。“我们要让每一项医保政策落地时都带着温度,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