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三十年“白事三不”

这个村涵养出文明新“村”风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18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讯(杨谋军 记者 杨子)在裕安区新安镇李庙村杨大庄组,凡“白事”一律“不收礼金、不摆排场、不扰邻里”的朴实规矩,一坚持就是三十年。“白事三不”的传统深深扎根在乡野间,不仅大大减轻了群众负担,更绘就出邻里互助的乡村图景,成为新安镇“零人情负担”的鲜活样板。
  三十年前,杨大庄组便立下“白事三不”的规矩,还专门成立红白理事会定流程、抓落实。村民家中遇丧事,只需告知组长,(红白)理事会便牵头组织集体鞠躬、献花等悼念活动,全程不超过一个小时,不摆宴席、不搞繁文缛节,用制度把铺张浪费挡在门外。这种集体悼念的模式,将一家的事变成全组的事,以简约仪式传递真挚哀思,让丧事回归缅怀逝者、凝聚亲情的本真。
  近年来,为涵养文明新乡风,李庙村在村头、文化广场彩绘了移风易俗文化墙,图文并茂讲清杨大庄组“白事三不”的意义;举办了12场“身边好人”宣讲会,300余名村民听着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受到启发;微信群里经常分享“白事”简办案例,线上线下齐发力;评选出15户文明家庭、15名“好婆婆”“好媳妇”,让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学善向美。
  如今的杨大庄组,户均“白事”支出从过去的500元降到不足百元,三十年“零人情负担”的纪录仍在延续。没了礼金的牵绊,邻里往来更纯粹,互帮互助成常态。李庙村的红白理事会越办越得力,村民参与村务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这笔延续三十年的“文明财富”,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