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低龄帮高龄”,打开社区互助养老一扇窗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12日    来源:皖西日报

  汪娟

  代购物资、代缴费用、陪伴解闷……近年来,金安区东市街道军民社区的“银龄学堂”里,一群低龄老人组成志愿服务队,为高龄邻里送去贴心帮扶。这看似日常的互助场景,恰是破解养老难题的生动实践,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温暖启示。
  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下,如何破解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专业机构力量有限、公共服务覆盖不足,这些现实困境让“邻里互助”有了特殊价值。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同住一个社区,熟悉彼此生活环境与需求,低龄老人的参与既能填补服务缺口,又能以“熟人社会”的温情化解养老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隔阂。这种邻里互助的模式,打破了“养老仅靠政府或家庭”的单一认知,让社区本身成为激活养老资源的“富矿”。
  从军民社区的志愿服务实践来看,“低龄帮高龄”不仅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有效途径,也为社区治理注入了强大的自治活力与温暖底色。学员们在“银龄课堂”中收获了知识与技能,也激发了服务社区、互帮互助的热情。走出课堂,他们从服务对象转变为志愿者,用“老有所为”的实际行动,共同编织社区和谐美好新图景。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互助充分体现了“双向奔赴”的温暖。对低龄老人而言,参与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付出”,更是“老有所为”的价值实现——在帮助他人中充实生活、找到存在感,延缓自身角色的“边缘化”;对高龄老人来说,来自邻里的帮扶比程式化的服务更具情感温度,一句家常话、一次顺路代购,都能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归属感。这种“助人者自助、受助者暖心”的良性循环,让社区真正成为“守望相助”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