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集市,升腾城市烟火气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5元快剪、3元磨刀、10元理疗……充满烟火气的“惠民招牌”,如同一盏盏温暖的明灯,吸引着周边居民纷至沓来。7月1日,位于裕安区鼓楼街道锥子庙社区百花苑小区的锥子庙便民集市热闹开市。小玲理发室、柴师傅自行车维修、勤姐裁缝店等一个个摊位前,人头攒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近年来,百花苑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从志愿服务中的“抢手”项目汲取灵感,通过“党支部搭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联动模式,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民服务汇聚在“家门口”,把小区党群服务站打造成“惠民服务综合体”,串联起红色服务圈,搭建起党群连心桥。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百花苑小区党支部书记罗宝表示,“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党群力量,让便民服务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小区业主群里看到便民集市开市的消息,我立马就把坏自行车推过来了。”小区居民栾女士满脸笑容地说,“这个集市就像及时雨,下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修车摊前,有着45年修车经验的柴文虎,动作娴熟地敲敲打打,回正轮圈、调节刹车、润滑链条、给轮胎打气,一气呵成。不一会儿,“罢工”许久的自行车便恢复了活力。当栾女士询问费用时,柴文虎笑着摆摆手:“都是邻里乡亲,没换零件,不收钱!”一句朴实的话语,传递出浓浓的邻里温情。 刚从上海回来的居民方佩珑也感受到了这份温暖。“这些衣服是我从上海带回来的,在大城市很难找到实惠又贴心的裁缝店。”方佩珑开心地说,“裁剪裤脚才3元钱,还能和邻居们聊聊家常,太暖心了!”在便民集市,居民们不仅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收获了邻里间的情谊,让社区充满了家的温馨。 “手艺好,价格还实惠,太值了!”在小玲理发摊位前,刚理完发的陈家祥对着镜子,满意地连连称赞。理发摊摊主鲍远玲感慨道:“以前在书板街开店,一年房租、水电就要2万多元,收费低了难以维持经营,收费高了又没生意。现在党群服务站提供免费摊位,虽然每次只收5元,但经营压力小了,还能为邻居们服务,特别有成就感!” (下转三版) (上接一版) 在便民集市,处处都是温暖的画面。健康咨询摊位前,居民们排着长队,免费中医摸骨、血压测量、10元理疗深受欢迎;家电维修摊前,老师傅凭借一双巧手,让故障的老旧电器“重获新生”;裁缝工作台上,针线飞舞,闲置旧衣焕发新颜;磨刀师傅布满老茧的手,让锈迹斑斑的菜刀重现锋利光芒……叮叮当当的修理声、此起彼伏的谈笑声,交织成一曲和谐美好的社区乐章,升腾起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锥子庙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杰说:“为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我们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党群服务站作用,提供免费场地和水电,积极动员辖区内的‘能工巧匠’,组建便民集市,并给予摊主政策支持,实现志愿服务与劳动就业的双赢。” 如今,每周六下午两点半至六点,便民集市还专门为新就业人群提供专属的“暖新”免费服务。党建引领的“小集市”,以精准的需求对接、可持续的运营机制、充满人情味的服务,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生动诠释了基层党组织“把方向、办实事、聚民心”的使命担当,绘就出一幅共建共享的社区幸福新图景。在党旗的引领下,便民集市不仅是服务群众的平台,更是凝聚党群力量、传递党的温暖的桥梁,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让温暖在社区里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