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文化育人传薪火 文明之花香校园

——六安市人民路小学创成“全国文明校园”侧记本报记者 杨子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05日    来源:皖西日报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在校园里见到老师应该怎么做呀?”近日,在六安市人民路小学三年级(8)班的文明礼仪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舒宏梅微笑着提问。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回答,“要主动问好!”“要文明用语!”教室里气氛热烈。这场别开生面的班会,正是人民路小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六安市人民路小学凭借多年来扎实深入的文明校园创建成果,成功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凝聚着全校师生的心血与汗水,也见证了学校在立德树人、文化育人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深耕德育沃土,筑牢文明根基
  人民路小学始终将“养成教育”作为育人的基石,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从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该校就从整理书包、摆放文具、维护教室卫生等细微之处入手,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文明礼仪教育与传统文化课程紧密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培养,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教育,还通过对日常的行为规范引导,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习惯。现在,我们班的学生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也能友好相处,互相帮助。”正如舒宏梅老师介绍的这样,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该校积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网络。该校党支部副书记胡振宇表示:“我们通过开展特色班队会、加强家校沟通等方式,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我们还非常重视垃圾分类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现在校园里的环境更加整洁优美。”
  此外,该校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开展“山海之声”“行走的思政课”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大别山精神与淠史杭战天斗地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据了解,此类主题活动已开展15场,参与学生达3700余人次。
锻造师资力量,厚植育人内涵
  师资队伍建设是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支撑。人民路小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希沃白板、信息技术2.0等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在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激励机制下,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数十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另外,该校还常态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签订师德师风责任书、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参加师德演讲比赛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影响和带动学生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路小学积极推进跨区域合作,与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展“山海相连”共建活动。自2023年以来,两校已开展22次少先队联动活动,并共同打造《山海十二课目》校本课程,受到《少年日报》等媒体的关注报道。该校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山海之声”红色朗读栏目,在微信视频号推出“垃圾分类 你我同行”科普微视频,均由学生自主创作,进一步拓展了文明传播的渠道,实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
创新文化实践,绽放文明活力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路小学创办“童心童语”校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组织阳光“三操”与《诗韵绳操》《乒乓球操》比赛,既增强学生体质,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开设戏曲、篆刻、书法等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汲取养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统节日期间,该校还组织开展春节、端午等“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文明实践方面,该校通过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多种载体,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营造了“人人讲卫生、人人爱环境”的良好氛围。少先队志愿服务团队每日在校园巡查,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成为校园文明的守护者。
  校园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民路小学健全校园安全制度,落实每日5分钟安全教育,开展预防校园欺凌、防性侵等专题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织密安全防护网。
  这份国家级荣誉,既是对人民路小学过去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新起点。展望未来,人民路小学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文明之花在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