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量”在山野间落地生“金”
皖西日报
作者:汪娟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汪娟
不久前,在第十七届海峡论坛·第八届两岸基层治理论坛上,霍山县单龙寺镇分享的扫帚河村“摄影家村”建设实践引发热议——这个位于佛子岭水库上游的村落,凭借野生映山红与日出云海的绝美风光,成为摄影爱好者追捧的网红地。当地政府敏锐捕捉流量机遇,以摄影赛事为纽带,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诗和远方”真正变成了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扫帚河村的蜕变,恰似一面镜子,照见传统村落拥抱数字时代的可能:当山野风光遇上流量东风,乡村振兴便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在六安,还有许多类似的村落,它们怀揣自然与人文的宝藏,正等待被更多人看见。流量时代,如何读懂流量、用好流量,让其成为激活文旅消费、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地方口碑的“催化剂”,已成为乡村治理面临的新命题。 破解这一命题,首在修炼“学、懂、敢”的基本功。要把流量当作一门学问深耕细研:既要学会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弄清流量从萌芽到爆发再到沉淀的生命周期,找准引爆流量的关键节点;更要掌握策划话题、引导舆论的实操技能。而比“学懂”更重要的是“敢为”——当流量涌来时,既要敢于接住“泼天的热度”,更要善于将关注度转化为发展动能,让流量始终沿着正向轨道助力乡村发展。更深一层,是要让流量成为资源整合的“黏合剂”。不能把流量当作孤立事件,而应将其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比如用网红效应带火特色农产品,借打卡热度完善基础设施,以话题流量凝聚治理合力。唯有让“流量思维”融入日常工作,让“爆款效应”联动多元产业,才能实现流量价值最大化与乡村发展高质量的双向奔赴。 从被流量推着走,到让流量为我所用,其间的跨越考验着乡村治理的智慧。扫帚河村的故事仍在续写,愿更多乡村能读懂流量背后的时代密码,让乡土烟火气在数字浪潮中绽放更持久的光芒,孕育出更多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