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活”了非遗 “火”了文旅

本报记者 张玉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6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6月23日,演员在非遗小剧场表演黄梅戏。  郑金强 摄
  6月23日晚,金安区红街文化园里灯光璀璨、热闹非凡,2025年六安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金安区红街文化园首届非遗市集展示展演活动在这里启动。传统庐剧展演、竹编泥塑体验、非遗美食品鉴……一场沉浸式的非遗盛宴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
  启动仪式在气势恢宏的戏曲战鼓表演中震撼开场。紧接着,一幅描绘大别山蜿蜒壮美风情的沙画作品《山路弯弯九十里》在光影变幻中徐徐呈现。随后精彩纷呈的非遗节目轮番登场:庐剧联唱《讨学钱》《借罗衣》《点大麦》韵味十足,锣鼓书《相亲》诙谐生动,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唱腔优美,歌伴舞《六安新时代》激昂向上。这场汇聚多元非遗艺术的视听盛宴,充分展现了六安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活力,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也为为期三天的活动奏响了精彩序曲。
  与此同时,红街文化园内其他非遗体验区域也同步开放,吸引大量市民游客沉浸其中。在大襟非遗传承基地,观众驻足观赏《盘扣》《手绣》等技艺展示,积极参与“手工刺绣DIY”互动;在非遗小剧场与非遗庐剧小舞台,黄梅戏、庐剧经典选段及《高山流水》古筝演奏吸引戏迷乐迷;在皖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图片展前,观众细细品味历史;在非遗体验馆,皋城烙画、吹糖人等技艺表演与互动教学区域,一些市民争相参与体验;在非遗市集,23个展位前人头攒动,竹编、剪纸文创及六安瓜片、徐集花生糖等特产广受欢迎。
  “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我小时候经常听庐剧,可是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庐剧,今天刚好路过这里,于是带着小孩听听。现场有竹编、泥塑等非遗手工体验活动,家长还可以带孩子近距离地了解这些非遗技艺。”市民潘小妹在活动现场逛了一圈,亲身参与后告诉记者。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