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力” 抢占“鲜”机
——裕安区顺河镇果蔬产业发展侧记本报记者 桑宏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来源:皖西日报
近日,裕安区顺河镇内弥漫着丰收的喜悦,现代化温室大棚里的头茬西瓜抢“鲜”成熟,争先占领市场,为人们送来夏日里的第一口清甜,也拉开了顺河镇果蔬产业丰收的大幕。 走进沿淠湾果蔬专业合作联合社的第三代温控大棚,仿佛进入了一个绿意盎然的“西瓜王国”。30亩的大棚内,西瓜藤郁郁葱葱,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错落其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泽。瓜农们穿梭在瓜藤之间,熟练地采摘成熟的西瓜,随后迅速转运、包装和发货,现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这里的西瓜日均采摘销售量可达7000斤左右,成为目前我市最早上市的西瓜,深受市场欢迎。 这些早熟且高产的西瓜,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数字化、智能化温控大棚技术的应用,为西瓜生长营造了最佳的环境,让它们能够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茁壮成长。而立体种植模式的推开,则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据了解,这30亩大棚西瓜预估亩产达8000多斤,比普通种植亩产高出2000斤左右。同时,其上市时间比普通的露天西瓜整整提前了两个月,真正实现了抢“鲜”上市。 “我们这一片是去年年底建的三代温室大棚,这种大棚种出来的西瓜,无论是产量,还是口感、色泽都非常好。以前西瓜1亩地产五六千斤属于很正常的情况,现在我们利用安农大给我们指导的立体种植模式,这30亩西瓜收入在60万元左右,比往年一亩地能多赚1万块钱左右,科技的力量真的太强大了!”该合作联合社法人杨传伟对此感慨颇深。 作为顺河镇发展果蔬种植的领头人,杨传伟见证了科技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他说:“科技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让我们的经济效益迅猛增长。今年这个模式很成功,我们从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明年有信心把质量和产量做得更高,争取比普通种植高出5000斤到6000斤,翻上一倍,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顺河的优质西瓜。” 在顺河镇,果蔬种植向科技要效益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为了解决农业产业升级投入高、周期长、收益慢的困难,近年来,顺河镇多管齐下,积极谋划申报产业到村项目,加大对“菜专家”“果秀才”等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每年邀请40人次以上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同时,镇里统筹做好蔬菜基地水、电、路规划,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蔬菜标准园5家。在品牌打造方面,深入挖掘果蔬、生态园的品牌价值,拓展“土特产”发展空间,改造建设了第三代温室大棚61座,占地面积达110亩,种植精品果蔬20余种,“果蔬之乡”的美誉已经成为顺河镇的一张响亮名片。 从田间到市场,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顺河镇的果蔬产业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舌尖上的美味,更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顺河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反季节吊蔓西瓜、黑金玉米、杭椒、红薯、食用菌等高产、高效、优质特色产业。”该镇宣传委员汪润介绍道,“我们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了技术指导合作,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下一步,将不断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和技术支持,聚焦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增效益,进一步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地带动大户和群众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