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新玩法”,茶旅融合引客至
皖西日报
作者:王倩倩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来源:皖西日报
王倩倩
春风轻拂,唤醒了茶树,嫩绿的新芽在枝头雀跃。近日,在霍山县与儿街镇的凡冲湾·霍山茶海研学营地,来自合肥市第一中学的300多名学生怀揣着好奇与期待,趁着春光正好,一头扎进了茶香弥漫的世界里。 从大城市远道而来的学子对大山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背着小茶篓,弯着腰,模仿着茶农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采摘鲜叶,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专注。学生们清脆的笑声在茶园里回荡,营地负责人陈为兵穿梭在茶园里忙前忙后,一会儿指导学生们采茶的手法,一会儿解答他们抛出的各种关于茶叶的新奇问题,不亦乐乎。 “每年春茶季都是营地最忙的时候,去年最多一天接待了4000多名游客。”陈为兵是名退伍军人,身形瘦高,皮肤呈古铜色,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显得温和亲切。谈起自己的创业史,他感慨道:“凡冲湾茶海研学营地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发展起来的。我退伍之后一直从事旅游行业,从最初的与茶农合作,到与茶厂合作,后来吸引了县域龙头茶企主动抛来橄榄枝,我在霍山县很多产茶的乡镇都做过茶旅研学的项目。” 霍山黄芽闻名天下,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大化坪、太阳等乡镇所产的黄芽茶是其中的上品。而与儿街镇是地形平坦的外山乡镇,低海拔注定了这里生产的茶叶并不出彩。“虽然名气远远不及黄芽核心产区,但咱们这里也有独特的优势,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民风淳朴,凡冲村这里的茶园天生就是为了茶旅研学准备的。”看着研学基地300多亩茶园里的热闹景象,陈为兵得意于自己当年的好眼光。 2023年在营地基础设施相对简单的情况下,6月份游客接待量超过三万人次。后来,营地又与上海总工会签订了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职工疗养项目。这一合作的达成,再加上多年从事旅游行业积累的资源,为陈为兵的茶旅事业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新动力。“游客多了,政府又支持,我们企业有底气,敢投入,敢发展!”陈为兵说。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经过一年的投入建设,2024年的凡冲湾·霍山茶海研学营地焕然一新。风吹绿浪,连片的茶园层层叠叠,生态步道穿梭其中,仿佛踏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茶园里的小广场上,扎着白色的大型帐篷,为游客们提供遮阳的休憩处;而一入夜,广场就化身成为乡村音乐节现场,篝火晚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游客们的激情……沉寂了一辈子的凡冲村,如今成了霍山春季文旅的金字招牌,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 “没想到啊,到老了,还吃上旅游饭了。”余宏寿是当地村民,他一边聊着自己现在的生活,一边飞快地瞟着孩子们眼前的一口口炒茶锅。“火不能太大,翻炒要勤。看到茶叶变颜色了,闻到香味了,就可以把茶叶捞出来。”指导起孩子们炒茶,余宏寿已经驾轻就熟。每年总有3、4个月他会在研学营地里务工,一天能有150元的收入,妻子看顾的小卖部也因为游客日渐增多,生意远超从前。 以前卖的是茶叶,现在卖的是茶园的风光,是清新的氛围,是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是游客沉浸式参与的采茶制茶体验。从亲自采摘鲜嫩的茶叶,到体验传统的制茶工艺,再到品味一杯自己亲自制作的霍山黄芽,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乐趣和惊喜。为了丰富旅游产品,营地还巧妙依循时令规划活动,春季增加挖竹笋、做竹筒饭活动,秋季有采摘瓜果、体验农事活动,冬季则精心筹备热闹非凡的杀猪宴。 “以后啊,那肯定是越来越好,后续营地将会加大基础配套方面投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舒适度,并进一步开发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带动茶叶销售、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谈及营地的未来,陈为兵直言对茶旅融合前景充满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