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九州纵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浅谈子宫肌瘤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8日    来源:皖西日报

  子宫肌瘤,也被称为子宫平滑肌瘤或纤维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尽管其名称听起来可能令人担忧,但大多数子宫肌瘤并不会引发癌症,且许多女性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此病,因为很多情况下它并不产生明显症状。本文详细介绍子宫肌瘤的基本知识、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式以及预防建议,帮助广大女性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常见健康问题。
  一、子宫肌瘤的基本概念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肿块,它们可以单个或多个存在,大小不一,小的如豌豆,大的可能超过足球大小。这些肌瘤通常是实性的,但有时也可能含有囊性变或钙化。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因人而异,部分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因激素水平变化而自然缩小或停止生长。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普遍认为,以下几个因素与其发病密切相关: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子宫肌瘤病史的女性,其患病风险较高。
  2.激素水平:雌激素和孕激素是促进子宫肌瘤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尤其是那些月经周期不规律、早潮或晚绝经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子宫肌瘤。
  3.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肥胖、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二噁英)等,也被认为可能增加子宫肌瘤的风险。
  三、症状表现
  子宫肌瘤的症状多样,且轻重不一,很多女性可能完全无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
  1.月经异常:如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导致贫血。
  2.盆腔压迫感:肌瘤增大时,可能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或压迫直肠引起便秘、腹胀。
  3.疼痛:下腹部或腰背部疼痛,尤其是在经期前后加重。
  4.不孕或流产: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或胚胎发育,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5.腹部包块:肌瘤较大时,可在腹部触及包块,尤其是在平躺时更为明显。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波检查:经腹部或阴道进行的B超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它能清晰地显示肌瘤的大小、数量及位置。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复杂或疑似恶变的病例,MRI能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
  3.宫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适用于评估粘膜下肌瘤。
  4.血液检查:检查血常规以评估是否因失血过多导致贫血,同时排除其他相关疾病。
  五、治疗方式
  子宫肌瘤的治疗策略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肌瘤的大小和位置以及生育需求综合考虑。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1.观察等待: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接近绝经年龄的女性,可以选择定期观察,因为肌瘤可能会随着激素水平的下降而自然缩小。
  2.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或术前准备,如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缩小肌瘤体积,为手术创造条件。
  3.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保留子宫,仅切除肌瘤,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子宫切除术,对于无生育需求、肌瘤多发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切除整个子宫。子宫动脉栓塞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阻塞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使其逐渐萎缩。聚焦超声消融,利用超声波能量精准破坏肌瘤组织,适用于特定大小和位置的肌瘤。
  六、预防与自我管理
  虽然子宫肌瘤的确切预防方法尚待研究,但有些建议要注意,有助于降低风险或减轻症状。
  1.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
  2.保持适宜体重:避免肥胖,通过运动控制体重,如快走、游泳、瑜伽等。
  3.规律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的女性。
  4.减少激素暴露:避免不必要的激素替代疗法,谨慎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和保健品。
  5.情绪管理: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可能影响激素水平,学会有效管理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子宫肌瘤虽然常见,但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和科学治疗。希望每位女性都能对这一疾病有更深入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面对子宫肌瘤,不必恐慌,积极面对,科学应对,是通往健康的正确道路。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