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一堂行走的科普课堂

本报记者 黄雪彦 崔 璨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02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为什么桃树先开花后结果?”“快看!这些油菜花是粉色的!”“果树的嫁接原理是什么?”……3月30日上午,六安市农科院试验基地里童声鼎沸,25组亲子家庭穿行在果树大棚与试验田间,开启了一场充满泥土芬芳的科普探秘之旅。这场由市科协倾力打造的“六安科普游”品牌活动,让科学知识在田间地头“活”了起来。
  上午9点30分,活动正式开始,在市农科院果树研究室主任王清明的带领下,25组家庭穿越桃林,来到猕猴桃大棚。随后,他拿起工具向孩子们现场演示了果树的嫁接流程:“把优良品种的嫩芽,嵌入同种果树的切口,对准形成层,然后用嫁接膜扎好,整个过程就完成了,就像给植物做外科手术。”“老师,我知道了,就是给他们找男女朋友。”王清明的话音刚落,来自城北小学一(8)班李晏桐同学的一句话,把现场的家长和孩子们都逗乐了。
  来到动科试验功能区,2800平方米的现代化鹅舍传来阵阵欢叫。雪白的皖西白鹅与健硕的大雁鹅在碧水清波间自在嬉戏,市农科院动物研究室主任沈健介绍道:“我们目前正力求通过基因组检测与提纯复壮技术,让每只种鹅都保留原有的优质基因。”说罢,沈健还端出一筐刚孵出不久的小鹅,让小朋友近距离观察、亲近这些可爱的小生命。
  最令孩子们雀跃的当属彩色油菜花种质资源圃,一阵阵“哇”声此起彼伏。五彩缤纷的油菜花田与传统的黄色油菜花相映成趣。风起时,多彩油菜花随风摇曳,形成了连绵起伏的花海,仿佛置身于调色盘中。国家油菜产业体系六安综合试验站农艺师郝睿向小朋友们介绍:“彩色油菜花是通过杂交育种得到的,采用远缘杂交、轮回选择、定向回交等方式进行选育。”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郝睿还以简单的语言解释了杂交的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用油菜与萝卜、甘蓝、青菜等诸多十字花科的农作物进行杂交。”随后,他又现场演示了油菜杂交:剥蕊、去雄、授粉、套袋、挂牌的全过程。孩子们一边学习科普知识,一边漫步在油菜花田中,与大自然互动,在田野里求知。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地围着专家追问各种问题。“今天来到农科院参观,我学到了很多生动形象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眼睛可以看到的,手可以触摸到的,鼻子能够闻到的。我很开心!”参观结束后,来自城北小学一(6)班的赵宇泽小朋友仍显意犹未尽。人民路小学南山校区三(3)班的冯祉冀小朋友也分享了他的感受:“我今天认识了猕猴桃、桃树这些植物,还学到了植物的嫁接方法和杂交方法,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油菜花,收获满满!”
  记者从活动主办方了解到,开展“六安科普游”品牌活动旨在推进研学产业发展,挖掘科普资源,建设科普课程。通过发布游览地图和参观指南,启动行走的科学课堂,助力公众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技魅力。该活动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他们已带领多组亲子家庭走进消防队、航天科普基地、气象台、石斛园、民防科普馆、农科院等地,创新了科普模式,为公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科普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