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春游江淮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初春访湖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皖西日报

  洪丰乔

  在今春元宵节的傍晚,我迎着夕阳,又一次踏进家乡的万佛湖。多次探访万佛湖,并不是因为她是国家5A级风景区,而是因为每一次踏进万佛湖,我就心灵得到净化,生命得到升华。
  初春的湖泊,好似从喧哗热闹中走出,洗尽铅华,宁静安详,湖韵悠悠。
  初春的湖泊,仿佛从雍容华贵中走来,返璞归真,干炼清朗,水韵盈盈。
  我又一次蹲在令我神往的湖边,望穿的湖底竟是白云蓝天。湖水清,照世尘。
  我又一次坐在让我心仪的水边,静观的水面竟和縠纹叙缘。湖水静,了无尘。
  在这山寒水瘦的初春,和着醉美的夕阳,来一次轻盈的临湖之旅,悠然惬意!
  我斜躺于一方沙地,在土香夹杂着水味的湖边,一边聆听湖泊的呼吸,一边放纵自己的思绪:远离“惊起一滩鸥鹭”的惊跳,探寻“无水无山不入神”的美妙;淡化“吹皱一池春水”的波澜,静享“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欣然;忘却“一道残阳铺水中”的落魄,拾起“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画摹。湖也诗情,我也画意。
  我盘坐于一块长石,忘却那一路播种一路耕耘的艰辛,抛弃那一片繁华一片喧闹的尘杂,打开一份问心一份求真的心扉,怀揣一种淡雅一种闲适的情怀,融入湖泊的怀抱,触摸她的脉搏,感受她的魂魄。清水照世界,亦可照心间。在这天朗气清的天地里,尽情徜徉在这幅淡墨轻染的山水画里,湖亦轻盈,我亦丰盈。
  是想多了,还是坐累了?那就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吧。瞅瞅晚霞,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忽而,搓一下曾经松软的泥淖,拔几根早已衰老的水草;忽而,捡一块乌锃发亮的平石,顺手打个不很曼妙的水漂;忽而,掬一口清澈甘甜的湖水,随口吹响自由自在的口哨;忽而,拣一根随风飘落的寒枝,挥对夕阳发出久违的嘶叫;忽而,展一下守拙多年的舞姿,和着黄昏抒发音乐的美妙。此时,我早已忘却了都市的喧嚣,抛弃了功利的纷扰,陶醉于湖泊的怀抱。“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忽而,我感到自己好似能和千年之前的苏子共鸣了……
  再远眺那一水之隔的岛屿吧。那些曾被绿水环绕花树环抱宠为珍珠誉为碧玉的小岛,此时因为水位下降而不得不露出庐山真面貌。曾经岛屿是湖水的点缀,现在湖水成了岛屿慕求的遮衣。撕开面纱后“原来如此”的感觉,你是否会顿悟开窍?回味起若梦浮生,你是发出为欢几何的质问,还是嫣然一笑:原来如此——莫过如此!曾经释怀的或不能释怀的,曾经执着的或漠视的,曾经成功的或失利的,原来莫过如此!就如眼前将要和自己说再见的夕阳,明晨又会以朝阳的焕然一新出现在世人的眼前,我们又何须悲情“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呢?
  想对小岛探个究竟吗?那么,就划一艘小船吧,一边戏耍笑容可掬的湖水,一边围着岛屿看个何所以。此时,少了湖水那深不可测的恐惧,却给了我快乐的嬉戏。湖水是湖泊一贯的娇宠,湖泊是湖水诗意的栖息。虽然湖水少了很多,但没关系!少了波光粼粼的浩渺,多了笑靥潋滟的轻柔;少了一碧万顷的广阔,多了清纯温婉的灵动。船在水中游,宛如浮云飘。曾经一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我,此时多了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豁达,多了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洒脱见胸襟,胸襟山水间。
  此时,沉醉山水间的我,一边挥手告别悠悠的落日,一边招手迎来新年第一个明净的富有新意的圆月。“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虽是苏轼中秋的“狂歌”,但不妨我在湖边对月静思诗酒趁年华的超然,独想人间有味的清欢。清欢是一种生活姿态,是“半水半山半竹林,半酒半诗半歌声,半俗半雅半红尘,半听湖声静修心”的从容。这种从容,是否就是家乡的万佛湖,在这个元宵之夜,给我这个即将踏上他乡之旅的游子送行之礼呢?这一送行之礼,让我心宽了很多很多。
  心与湖水清,心清湖水阔。其实,游湖,我们真得就在意湖面的广阔吗?不会吧!其实,湖宽也罢,湖窄也罢,我们在乎的往往不是湖的本身,而是我们内心空间的“心湖”。
  湖之境,在韵;水之境,在味;湖水之境,在韵味。骨感是韵味的干净处,宁静是韵味的高境界。初春的湖泊,既有干净处,亦有高境界。干净处,易照世尘;高境界,心中无尘。初春访湖,既临干净处,又登高境界,岂不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