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
——裕安区月亮岛社区深化“党建引领”赋能基层“微治理”本报记者 张世巧 桑宏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曾经送外卖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只是城市中的匆匆过客。但现在,我成了‘追光者联盟’的一员,能为社区贡献力量,心里满是自豪。帮忙排查社区安全隐患,收集大家的意见,让这份工作有了不一样的意义!”3月12日下午,裕安区月亮岛社区召开“追光者联盟”和“未爱童行”志愿服务项目推进会,外卖小哥郭得模作为“追光者联盟”志愿服务队成员,难掩激动向记者分享着自己的心声。 今年伊始,月亮岛社区精准洞察新就业群体的独特优势,着眼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司机等人群,创新推行“社区需要,小哥报到”模式,充分利用他们走街串巷、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组建了“追光者联盟”。 “外卖小哥转变为志愿者,从城市的奔波者变成社区治理的关键力量。他们主动投身安全隐患排查,一旦发现社区存在消防隐患、道路破损等问题,便会及时反馈。同时,还肩负起收集社情民意的重任,将居民的需求和建议传递给社区,在邻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极大地增进了邻里间的互助与信任,让社区洋溢着温暖的氛围。”月亮岛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昌军介绍说。 “未爱童行”志愿服务项目同样大放异彩。此项目以关爱社区儿童为核心,每周按时开展课后辅导。这项贴心服务,既解决了家长照看孩子的难题,又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志愿奉献的种子。在皖西学院法学院和益和社工站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具备专业法律援助能力,不仅助力孩子学业成长,还为新就业群体解答法律疑惑,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升职业技能,让他们在社区中找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认同感。 “追光者联盟”与“未爱童行”志愿服务项目的推进,不只是两个项目的落地,更是月亮岛社区深化“党建引领”模式、赋能基层“微治理”的生动体现。该社区紧紧把握全省“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试点工作的机遇,巧妙融合居民实际需求与志愿者服务意向,充分激发专业社工人才和志愿者两支队伍的活力,奋力绘就基层治理的“同心圆”,打造社会工作的“协同共进治理圈”。 在夯实组织建设、开展红色服务“微实事”上,月亮岛社区将“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推行“党建+专业社工”积分平台,打造“红色队伍”、开设“红色课堂”、实施“追光者驿站”志愿服务项目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小区的“凉亭”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前沿阵地,皖西学院“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队、大别山烈士陵园红色宣讲员常在此为居民讲述革命故事。此外,社区党总支积极引导辖区党员、专业社工带头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内容涉及理论宣讲、矛盾纠纷调解、邻里守望、心理疏导、普法宣传等多个领域,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元、专业贴心的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月亮岛社区强化多元共治理念,积极引导辖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慈善资源等广泛参与社区治理,持续壮大基层志愿服务力量。社区搭建的“清风议事厅”协商议事平台,真正达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良好治理格局,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社区党总支的持续努力下,围绕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职、小区管理等问题,开展了百余场民意收集、协商议事活动,成功解决小区道路硬化、非机动车停车难、高层外墙空鼓和消防无水等一系列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此外,社区还组织专业社工和社区工作者定期上门,为特殊群体开展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健康体检、义诊、义剪等志愿服务活动;联合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开展“七彩课堂”“未爱童行”课后托管志愿服务项目、“腾讯公益一起捐”等系列活动,以及“南丁克尔”免费义诊和疾病预防科普讲座等,全方位丰富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当下,数字赋能为月亮岛社区的“微治理”增添强大动力。社区持续深化“智慧+服务”主题,构建起智慧平台支撑、专业力量引领、志愿团队参与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智能监控设备覆盖小区楼栋,守护居民安全;“裕事慧办月亮岛社区”微信小程序智慧社区平台功能强大,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实现社区治理的智能化、高效化。 “我们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希望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工作格局,合力解好基层治理的‘方程式’,让群众幸福不断升格。‘追光者联盟’和‘未爱童行’项目的推进只是新的起点。未来,我们还会不断探索更多贴合居民需求的服务项目,让居民在社区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开心,把月亮岛社区打造成温暖和谐、人人向往的大家庭。”陈昌军满怀信心地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