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红土地·书香六安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

红色光影中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担当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2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夏小敏

  在革命战争年代,六安30万儿女英勇献身、28年红旗不倒,走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108位开国将军,铸就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被誉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皖西人民依靠肩挑手抬兴建了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大灌区——淠史杭工程,孕育出“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书写了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近年来,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夺取脱贫攻坚伟大胜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应该说,无数皖西儿女前赴后继,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红色,已然成为六安最鲜亮的底色。
  六安是红色资源大市。传播红色文化、凝聚奋进力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使命担当。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六安市广播电视局联合安徽电影集团,接续承办全国首个以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为主旨的大型微电影(短视频)活动——“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自2017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7届,累计征集红色微电影、短视频作品1.5万余部,新媒体话题参与总量超25亿人次。盛典先后入选新华网“全国最具影响力文化企业品牌”、国家广电总局“视听中国”大型国际传播活动、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重点文艺活动、安徽省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实践十佳案例等,荣获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竞争性项目奖励。
聚焦内容生产 讲好六安故事
  盛典以“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搭建了一个集征集评选、展播展示、研讨交流、文旅产业融合为一体的红色影视内容生产传播平台,先后在人民大会堂、中共一大会议旧址等地举办启动仪式,开展了十大将军县共话红色故事、重走红军路、长三角广电系统共襄盛事等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影视制作团队、爱好者以及观众的广泛参与,7届共征集作品1.5万余部,推优作品600余部,进一步促进了六安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红色微电影盛典聚焦红色文化、走进红色六安,六安红色文化资源感召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吸引力。
  201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68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9%。其中,红色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达1614.5万人次。“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已成为六安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市的新品牌、新动能,“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的知名度、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多终端多平台 传播全面覆盖
  盛典持续通过主流官方媒体、新媒体矩阵、自有媒体进行组合传播,积极放大声量。同时陆续在抖音、快手开设#加油 红色热土、#快拍红色百年风华、#喜迎党的二十大 两源两地再出发、#星光石库门 燎原大别山、#壮歌七十五载 共谱盛世华章等话题进行宣传。盛典晚会连续多年在CCTV6“中国电影报道”新媒体平台直播,并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宣传推广。
  第七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自启动以来,受到新华网、央广网、新华社客户端安徽频道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宣传推介,各媒体平台聚焦六安,推介六安,竞相报道。人民网以《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缘何落户六安》长文报道本届盛典,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为盛典发布长文《做强红微盛典 传承红色文化》,《中国电影报》刊发专题文章《红色微电影盛典砥砺前行唱响全国》,称赞以红色文化引领城市又快又好发展。《安徽日报》以《表白家乡 影音创意无限》为题,点赞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
服务产业发展 推动文旅融合
  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不仅搭建了内容传播平台,也推动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结合举办地六安市文旅资源,先后开展了“走进大湾村,追寻红色足迹”“打卡红色金寨”“印象大别山”创作采风等红色精品旅游活动近10次,挖掘当地红色资源,了解革命人物事迹,策划创意选题,拍摄《红色记忆》《红旗飘扬》《红军公田碑》《咱文化人》《我有两个太爷爷》《我的名字叫立夏》等宣传六安红色文化的微电影作品,将六安旅游资源通过采风选手、微电影作品宣传到全国各地。其中《我有两个太爷爷》荣获2024年“中国梦 新征程”原创网络视听优秀节目一等奖。
  同时,通过子活动“六安好物市集”打造非遗文化体验街,由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六安瓜片、大红袍油纸伞、葫芦烙画、六安黄大茶、舒席、翁墩剪纸等非遗文化产品制作工艺,将六安红色元素与当地非遗文化深度融合。依托中国微电影盛典多角度、全方位、持续传播,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助推文化繁荣、旅游兴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举。
创新内容形式 打造活动亮点
  第七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结合新中国成立75周年,紧扣“壮歌七十五载 共谱盛世华章”年度主题,在积极倡导创新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增加征集短视频作品,突出网络快捷传播特性,邀请全国影视爱好者用镜头记录红色故事,用精品展现时代精神,引导盛典活动持续放大效应。征集时间历时4个多月,组委会共收到专业机构、个人、团体等2000余部投稿作品。作品涵盖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地区,澳门科技大学等近20所高校也踊跃参加。作品质量较往届有了较大提升,空军政治工作部、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巨禾影业(深圳)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的影视机构纷纷参与,均拿出重磅作品并入围组委会推优榜单。盛典作品终评会在安徽广电中心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等给予专业指导支持,最终评选出最佳微电影10部、最佳短视频10部、优秀作品60部以及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美术5个类别单项奖各1部。
  同时本届盛典设置全新的进校园活动,更加贴合年轻群体,由资深导演结合往届经典作品,向影视专业学生授课,实现学术互动与活动宣传双效合一。第七届盛典以其“主题的鲜明性、参与的广泛性、作品的深刻性、影响的持续性”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与充分肯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红色微电影盛典开始关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关注“六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关注“六安正在奋力打造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