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镜像·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关爱与支持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23日    来源:皖西日报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然而,许多患者在面对长期的透析治疗时,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例如恐惧、焦虑、抵触、绝望等。这些不良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关爱与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不良心理状态有以下几种。否认心理:当患者从保守治疗转入血液透析治疗时,本能的心理会拒绝承认自己患了致命性疾病,无法接受。焦虑心理:由于对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及安全性缺乏了解,患者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悲观心理:透析患者需要进行水、盐饮食的限制,可能产生消极抵触情绪,随着透析时间增加,悲观失望情绪会逐渐加重。绝望心理:透析的频繁性和医疗费用高,导致家庭关系紧张,患者可能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从而对治疗失去信心。以上所述的不良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对治疗的依从性下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和整体健康。
  透析患者的心理平衡护理是治疗中的关键一环。尤其是长期受病痛折磨的透析患者,一旦心理平衡被打破,对疾病缺乏信心,不仅要承受生理上的痛苦,同时还要承担心理上的折磨,最后会导致患者身心俱疲,放弃治疗。有效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及患者自身的配合,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依从性和改善预后,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又能进一步强化患者信心,最终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那么我们该怎么帮助透析患者维持心理平衡呢?首先医护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解释血液透析的原理、目的、流程及可能遇到的不适,帮助患者建立对治疗的正确认知。同时,强调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国家对透析患者的支持政策,从而增强患者对未来生活的希望。通过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气和熟练的操作技巧,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此外,还应向患者普及动静脉内瘘的保护知识和穿刺后的护理要点,提高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因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和担忧。适当的运动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自信心。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鼓励透析患者参与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同时提醒患者避免过度劳累。
  当透析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持续性的抑郁、焦虑等,医护人员应及时引导患者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心理压力。在必要时,还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以辅助透析患者度过难关。对于透析患者自己需要树立信心、加强学习、平常心对待困难,相信通过亲人、朋友、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生活会渐渐好起来。
  透析患者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和冥想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身体和心理达到放松状态,缓解焦虑。研究表明,正念冥想等练习能够有效降低焦虑水平,提升心理韧性。另外透析患者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度规律的锻炼有助于恢复精力和舒缓过度焦虑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常与家人、朋友甚至是病友沟通,获得帮助和情感支持。在尿毒症的治疗过程中,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关爱与支持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通过增强认知、建立信任、鼓励运动、提供专业支持、患者自我心理建设以及采取舒缓焦虑的实用策略,我们可以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面对治疗和生活,重拾生命的希望与光彩。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