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市市场监管局
忠诚履职担使命 笃行实干谱新篇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11日 来源:皖西日报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做到“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努力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局部署的各项任务,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全年新登记市场经营主体61749户,总数达509637户。打造“皋效办”品牌,累计提供服务1400余户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指导部分县区开展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强制清算“府院联动”、“8+4”跨部门综合监管、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管理等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190个跨部门联合抽查任务数居全省第一位。与安庆、湖北黄冈、江西九江、河南信阳四省五市联合建立公平竞争监管跨区域合作机制。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度,共适用不予行政处罚案件336件,免罚446.7万元。“星火传承”党建品牌入选全国“小个专”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纵深建设质量强市。紧密围绕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县,不断夯实质量基础。开展质量强县建设成效评估,霍山县入选培育建设名单。联合财政、发改等部门开展“皖质贷”质量融资增信工作,为企业融资增信1.5亿元。联合发改等部门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突出氢能、电动自行车等八个产业推进质量强链。第二届安徽省首席质量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和首席质量官论坛在我市举办。首个工业产品领域国家标准《塑料袋装大米包装生产线通用技术要求》获批立项。发布地方标准25项。全市累计建成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45项,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免费检测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81万台件,免收检测费用835万元。霍邱、霍山、金寨县市场监督检验所在县级计量检定机构能力提升中达A级。叶集区获批省级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首批区域试点。 助力企业高质发展。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9件,同比增长15.5%。全市商标有效量77346件,同比增长13.8%,增速全省第1。霍山县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全市241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29.25亿元,同比增长98%。“金寨灵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信1.5亿元。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国家、省、市级网点分别达到1家、5家、10家。六安商标受理窗口获得“全国优秀商标业务窗口”称号。首件“六安市城市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据知识产权落地。金寨天麻新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六安瓜片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建设名单。开展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全市共办理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213件,案件总值294.79万元。 筑牢更严安全防线。今年以来,全市“三品一特”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件。成立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健全工作机制。全年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5712家次,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157608个。纵深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共检查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11690家次,责令整改2645家次,立案查处693家次。新增“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2家,总数达30家,居全省首位。6家单位获批全省首批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持续做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查785批次,不合格35批次,不合格率5.46%。将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天然气、儿童玩具、消防产品等纳入年度重点监管目录,发现问题隐患289个,立案查处46起。出台《六安市电梯使用安全条例》,2025年1月1日起执行。创新实施液化石油气瓶“红绿码”管理,完善72万余只气瓶档案。全市47家充装站点接入“阳光充装”。全力推动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工作,已争取143台电梯(2009年1月1日之前投入使用的)国债项目资金2145万元,正在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已完成更新2台、重大修理12台、一般修理9台。 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全市共查结各类违法案件4683件,罚没款合计1982.95万余元。优化完善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工作,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强民生领域价格监管,聚焦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检查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共1299家次,责令退款42.02万元。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检查部门和企业95家,罚款24.5万元。加强网络交易监管,查办网络交易案件207件,罚没款59余万元。推进2024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检查网站、网店33468个次。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287件,较去年同期增长44%,罚没款47.1万元。开展重点领域广告监管“清风”行动,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等。联合教体、公安、商务等部门开展预付式消费重点行业专项联合整治工作,开展行政约谈22次,责令整改91起,解决预付式消费纠纷480余件。全市12315、12345平台共处理各类投诉举报等6120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26.99万元。 推进群腐集中整治。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立案111件,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8个。推动82所学校食堂升级改造。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立案调查36起,集中约谈74家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液化石油气瓶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立案5起。检查燃气器具销售经营主体,立案查处16起,结案12起,货值金额7451元,罚没金额10608.85元。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发现安全隐患问题167个,已整改160个。查办违法案件80件,已办结66件,涉案货值21.25万元,罚没15.40万元。开展解决人民群众“关键小事”整治行动,对母婴用品店和商超、锁具经营门店、校园周边便利店和文体用品店等进行排查整治,检查电子计价秤6350台,查处不合格电子计价秤83台、作弊秤10台,立案查处30起。开展殡葬领域专项整治,检查殡葬服务单位1099家次,殡葬服务网站4家,开展提醒告诫545次,现场监督整改问题22个。开展直播电商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联合网信、商务部门,组织20余家直播电商企业代表召开直播电商企业行政指导会,立案调查2起。开展过期变质食品“小切口”专项整治,检查相关食品经营单位1729家,发现问题269个,查处销售过期食品案件48件,指导168家大中型食品销售单位建立临期食品销售专区。 2025年,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市委五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努力完成各项工作目标,持续实现争先进位,为六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