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专版·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聚焦重点领域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2024年6月27日,该院隆重举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揭牌仪式。
  2024年11月17日,该院成功开展首例心脏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
 荣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称号;完成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工作,是全市首家达到此标准的医疗机构;2024年第三季度全省满意度测评中荣获综合满意度全市第一、门诊满意度荣获全省第一的好成绩……2024年,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坚持“聚共识、抓党建、强学科、精管理、优服务、转作风、提内涵”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职工的幸福感。
 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引领强化内驱动
  ——坚持党建领航,凝聚发展新动能。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制定了《党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全院上下立足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式、新方法,凝练亮点、形成特色,稳步推进医院党建品牌建设,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新氛围。扎实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等活动,组织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医德医风集中培训6场次,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畅通投诉信访举报渠道,及时调查、处理投诉问题,办结率达100%。全年共开展任前廉政谈话105人次,牢固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新氛围。
聚焦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服务水平创新高
  ——规范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作为新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面规范质量管理,持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及医疗服务水平。紧抓《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三十二条(试行)》的主线任务,进行25个医疗质量安全重点指标系统监测,新增优化制度流程32项,开展院内督查40余次,组织约谈8场,召开各类协调、汇报会议近30场。医疗纠纷较去年同比下降34.15%。
  ——优化人才队伍,注入发展新动力。开展第五轮中层干部竞聘,共竞聘产生177名临床、医技科室职工走上管理岗位,其中高级职称占76.27%,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100%。成功申报安徽省第十五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医院共有8位员工正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学位,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柔性引进7名硕士研究生和一个由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引进副主任医师1人和硕士研究生13人。全年为专业技术人才申报人才培养项目、人才奖励项目以及各类专家库项目等共7项,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
  ——提升服务质效,争当行业新标杆。门诊推行急诊急救及胸痛、卒中、创伤三中心一体化平台。总服务台开设方便门诊。开设分时段精准预约诊疗。推行诊间支付服务。推行弹性工作制,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延时门诊、午间、晚间门诊等服务。“药立方”平台全年线上线下累计用药咨询近260人次。
  ——升级安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互联网+护理服务APP进行了功能升级,全年共完成“互联网+延伸护理服务”160余例次,线上健康指导达到60余例次,满意度保持在100%。创建省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建设。推行家庭健康联络机制,护理工作者去年服务人数达4500人次。
聚焦学科建设,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提升学科建设,构筑技术发展新高地。推动临床专科和“五大中心”建设,加速医院品牌发展。优化救治流程、畅通绿色通道,完善多学科协作救治机制。卒中中心成功升格为三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胸痛中心顺利通过标准版复评。精神卫生中心亚专科门诊逐步细化。综合科普胸外与心脏外科门诊分设、新增神经内科特需门诊、中医康复门诊、肝病门诊,药学门诊,目前共有门诊科室51个,形成了专病特色品牌效应。全年开展49项新技术、新项目获批。开展三甲关键技术172项,占三甲关键技术目录(193项)的90%,甲等必备技术111项全部开展,构筑技术发展新高地。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实施了首例心脏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填补了该院技术空白。新增7家医疗机构建立帮扶合作关系;与12家医联体医院续签了医联体合作,签约托管裕安区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以及公安局办案中心体检中心的开诊,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百姓的“最后一公里”。全年共计开展义诊近50场次,提供免费药品约2万元,服务百姓2万余人。
  ——推进科教研协同发展,激发活力引擎。积极组织科研项目申报,成功获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5项、高校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全院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成功举办“临床科研基础教学精品班”系列讲座5场。医院与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初步拟定8项科研合作项目。159名医院临床医务人员走上讲台,授课两万五千余学时。与蚌埠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科大学建立实习教学基地,全年接收临床专业见习生、实习生约1400余人,全科转岗学员、助理学员,精神科规培学员、专科护士近140人次。全年共举办省级继教班3个,市级继教班24个,共派出长期专业进修人员近50人次,其中13名职工赴上海进修学习,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契机,科教研协,同发展激发活力引擎。
聚焦增强管理水平,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
  ——狠抓绩效考核,搭建动态监测新形式。搭建了基于数据中心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监测分析平台。继续做好国家“临床路径执行情况数据平台”数据上报工作。全年共开展临床路径近29000例,占出院人数67.10%,入径后完成率91.03%。单病种类别增加至开展47项(新增一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国家共55项),上报单病种约2.4万例。
  ——狠抓信息化建设,智慧医疗实现新突破。成功获评“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成为我市首家通过四级甲等测评的医疗机构。全面推进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5级)工作,正准备迎接国家级网上评审。成功搭建集成平台,实现了医院各系统的高效集中数据管理。通过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系统的诊疗查询及运营决策,为医疗管理和诊疗提供了的数据支持。
  ——狠抓督导检查,强化监督管理成效。全面开展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保健、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食源性疾病监测、健康教育等各项工作;创新实行领导交叉分片包保督导查房制度,对暴露的问题进行追溯,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处理百余条难点问题。
  ——狠抓安全防线,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完备医警联合发展,建设规范化警务室,实现医院智慧安防建设。全年共组织安全生产检查15次,区域安全生产检查74次,排除消防安全隐患149处。全年共组织消防培训30余次,参加培训人数达1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