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两会召开在即,全体市民对两会有何期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建议?今日起,本报记者深入全市各地,邀请各行各业人士谈谈内心的想法,共同为六安的发展建言献策——
我给两会捎句话
皖西日报
作者: 杨秀玲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徐集中学教师陈道齐: 推动农村公办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大量公办学校整合,尤其是农村高中减少,农村学子面临高昂学费压力。广大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对于“上好学”的诉求,需得到满足。 为此,希望适当保留农村公办学校,尤其是农村高中,并优化农村公办学校布局,推动农村公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公办教育的公益属性,真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者 崔璨) 霍邱工业学校教师黄佳佳: 不断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力度,不断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尤其应加大对乡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倾斜与支持,确保乡村中职学生能够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招得进来、走得出去,既要能够顺利入学,也要能够顺利毕业并融入社会。 (记者 崔璨) 金安区东市街道五里墩社区居民陈小丽: 更多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我是一位二胎宝妈,也是一名学生家长,经常为孩子的心理、学习、作业等问题发愁。目前教育内卷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亟需多方关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时刻注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才是关注学习成绩,让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记者 黄雪彦) 三里桥小学退休教师刘敏: 培养学生整理收纳的习惯与能力 从目前我市中小学课程开设和实践来看,中小学生的整理收纳能力培养仍是短板。希望全市各中小学将劳动课纳入独立课程,积极开展整理收纳能力培养活动,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分阶段实行,从学会整理书包开始,逐步到收拾整理书柜、衣物、行李和房间,对物品进行分类、区分,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独立筹划设计、团队协作、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在实践中懂得如何将杂乱无章的东西变得井然有序,从而塑造良好整理收纳习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记者 谢菊莲 宋金婷)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二级警长杨海涛: 关注未成年人交通安全宣教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交通安全出行意识,2024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共举办进校园、进企业宣传活动共计60余场次,官方账号发布交通安全相关信息400余条,深入涉酒场所摆放拒绝“酒醉驾”宣传提示牌500块,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海报2000张,全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希望持续关注道路交通安全宣教工作,真正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计划当中,特别是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营造畅通、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记者 储著坤) 轻工中学学生王子延: 期待课后活动更加多元化 作为一名学生,我深切地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次两会,教育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政策,鼓励和支持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活动,如体育、艺术、科技、手工等,满足我们学生的多元化成长需求。 (记者 秦汉清) 大四学生孙昊: 出台更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我是一名大四学生,将于今年7月份大学毕业。希望两会能着重关注就业问题,推动出台更多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扩大招聘规模。此外,也希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吸纳应届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与就业岗位,深入推动校企合作,完善就业服务平台,精准发布岗位,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全方位助力大学生找到适配的工作。 (记者 黄雪彦) 合肥学院大四学生杨锦鹏: 加大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力度 希望我市能更加积极落实税费减免、毕业生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补贴等政策,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创业专项资金等支持力度,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指导,鼓励毕业生创业式就业,搭建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平台;分类推出“大而全”“专而精”“小而美”等多种形式的招聘会,让我们大学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遇。 (记者 谢菊莲 宋金婷) 裕安区香樟公寓小区居民吴孔荣: 期待家门口的公园设施更加完善 近年来,市区充分挖掘边角地、空闲地等可利用空间,突出“一园一品”主题特色,打造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先后建成了绽放公园、桂花公园等12座口袋公园,但有的公园健身器材出现损坏,希望市民在锻炼的时候文明使用,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更新,加强公园健身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记者 张玉) 裕安区鼓楼街道月亮岛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昌军: 积极改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 作为一名社区书记,我希望与会代表委员们多多关注城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善问题,比如房屋漏水、墙体开裂,这些事情涉及到居民的居住安全,希望广大代表委员能够多提这方面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 (记者 杨秀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