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文苑春晖·人在旅途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赵赤坪烈士巧用对联脱险的故事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09日    来源:皖西日报

  马启俊

  赵赤坪(1902-1948),原名赵桐仁,又名赵善甫、赵善夫、赵池萍、赵池坪、赵慈坪、赵平,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改名为赵赤坪。1902年2月14日出生于皖西古镇叶集十字形街道北街的一个穷苦家庭,是生长于叶集,牺牲于叶集的著名共产党员、革命烈士。
  叶集素有“襟江带淮望中原,傍水含山秀岭川”之称,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既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精神。在20世纪,这里既出现了在鲁迅先生领导下成立于1925年的北京进步文学团体和出版机构未名社的主要成员李霁野、台静农、韦素园、韦丛芜,革命战争时期也出现了一批老红军、老将军和革命烈士。
  赵赤坪烈士为了革命出生入死,一次又一次被捕入狱,一次又一次脱险出狱,在国民党的监狱里进进出出,受尽酷刑,从不妥协投降。赵赤坪烈士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他的百折不挠、视死如归、大义凛然、铁骨铮铮的革命事迹感动了很多人。
  赵赤坪不仅勇敢坚强,也很机智聪明,面对险恶的环境和突发的危险,他常常能够临危不惧,机智应对,最终凭借大智大勇化险为夷。他曾经两次巧用对联脱离险境,转危为安。 
  一次是1931年赵赤坪在河南省从事地下工作时的事情。当时的河南省斗争形势比较复杂,赵赤坪为了党的工作,没有离开河南,但是工作的地点不得不随时发生变化。
  河南省的地主武装异常凶残,与贫苦农民的斗争也异常激烈。有一个县城的反动势力特别嚣张,捕杀共产党人比别处更加疯狂,因此地下党决定举行一次暴动。那时赵赤坪因为被敌人搜出了藏在怀里的传单,无法否认宣传革命的事实,第三次被敌人关进黑暗的牢房。恰巧这天街上发生了学生、工人暴动,这次暴动的目标是县政府和监狱,因为有许多爱国志士被关在那里,若不采取紧急措施加以营救,那些同志的生命就会危在旦夕。县政府被暴动的群众放火焚烧,看守牢房的敌人忙于应付暴动分子,一片混乱,狱中警备力量比较薄弱,暴动的人们砸毁了监狱的铁锁,赵赤坪和难友们乘机从狱里逃脱。
  赵赤坪要赶快找个安身的地方,他乘着夜色茫茫向外逃亡,好不容易摸到一个村庄,此时赵赤坪的衣履已经破烂不堪,他知道故乡叶集正是荒年,于是他冒充一个逃荒的叶集塾师,小心地进到村里,走到一户贫苦农家,幸运的是他们有共同的语言。这户农民不仅给了他茶饭以果腹,还送给他一套半新的裤褂以蔽体。赵赤坪因为刚刚逃出牢房,脸色苍白,像个书生模样,嘴上虽然长出了短短的胡须,但是面容倒也显得十分端庄。现在吃饱了饭,穿上半新的衣服,更像一个异地漂泊的书生或塾师。
  不料赵赤坪万幸中却又不幸地陷进更加危险的境地。当地地主的一大群反动武装,看到一个外地人在这里跑来跑去,很是怀疑,就在邻县把他逮捕捆绑起来。他们在表演了一番审讯的把戏后,对赵赤坪有了更为严重的怀疑。于是他们立马高举起大刀,发出闪闪的寒光。有人主张干脆拉出去砍了算了,要知道这群虎狼杀人是不需要什么铁证的。
  赵赤坪当然要为自己声辩,那个地主武装的头子在冷眼旁观,一时没有发言。他观察赵赤坪的面相和服装,心里在暗自盘算。过了一会儿,地主头子终于开口说话,问赵赤坪家住在哪里,听声音绝不是本地人,跑到这里来想要干啥?看样子你好像是一个学生,看面相也是个有出息的人,为什么要参加“共匪”,跟着乱党跑?
  赵赤坪听他这样一说,顿时灵机一动,有了底气,答起话来态度也从从容容。他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共匪’,我只是个北京大学的学生,世道虽乱,倒知用功。现在放假回故乡探亲,家里只有七旬老母一人。我若是被你们错捕误杀,老人家该有多么悲苦伤心啊!”?
  那地主头子听了有些惊讶,没想到对方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说的话也合情理,看到被绑的赵赤坪一身青布长衫,很有书卷气,于是想了一会,突然用手拍拍大腿,心血来潮,说:“我来考你一下,看你所说的话是真是假。若有真才实学,我来保你。我出一副对子给你对一对,你可不要驴唇儿对马嘴。我可是读过四书五经的,你可不要信口胡扯乱吹。对上了保你平安,对不上,嘿嘿……”
  赵赤坪只有一点旧学基础,他真不知道这一关能否混过去,但是他也看出了这里也许有一线生机,必须抓住,于是他连连点头认可。
  只见这地主头子来了劲,慢吞吞地一板一眼地说道:乱匪横行,只好家败人亡。
  赵赤坪爽爽快快地答出了下联:圣贤当道,才能国泰民康。
  地主头子听了,立时拍腿叫好,连声说道:“看面相就知道你是好人,我做保!”他命令把赵赤坪解开放行,还开了路条,并祝他吉星高照!
  赵赤坪在心里暗暗嘲笑,对子中的讽刺竟然无人知晓,人人希望国泰民康,却不明白如今是豺狼当道,哪有什么圣贤?要是真有圣贤,那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救民于水火的圣贤。
  就这样,赵赤坪凭着自己的有勇有谋,又一次化险为夷,平平安安地走出了这伙地主武装的地盘。这件事他后来和乡友们谈起,还忍不住哈哈大笑。
  据说赵赤坪后来还有一次利用对联嘲讽敌人,保护自己,创作出中国红色对联中比较有名的敌我生死对决的传奇经历。
  1932年10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撤出苏区,赵赤坪奉命留下坚持斗争。1934年,他在大别山区从事革命活动时,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关押在霍邱县的监狱里。霍邱县的伪县长在一次审问时趾高气扬地当众对赵赤坪说:“听说你很有文才,今天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得出下联,我就放你出去。对不出,休想活命!”说完他当众念出上联:四次围剿,四面受剿,面山面水面临绝境;赵赤坪听了暗想,这是反击敌人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不妨利用对对子的机会狠狠地讽刺他们一下。他略加思索,对出了下联:三民主义,三自主义,自私自利自取灭亡。
  伪县长听后瞠目结舌,无言以对,无可奈何地摆摆手,示意放了他,赵赤坪又一次巧用对联绝处逢生,摆脱危险。
  赵赤坪的革命生涯充满曲折艰险,遭遇一次又一次的危险境地,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被捕和牢狱之灾,可谓九死一生,但是他都凭借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胆识,度过劫难,重获新生。他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达20多年的明枪暗箭、血雨腥风的斗争中,顽强地生存和战斗,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根据现有资料统计,赵赤坪在革命斗争过程中至少9次被捕,8次脱险;8次入狱,7次出狱。其中两次被捕(一次未入狱),就是他巧用对联而得以脱险的。然而遗憾的是,经历无数危险都能逃脱的他,却在1948年4月19日的对敌作战中,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在带领队伍转移途中不幸被捕入狱,同年4月22日下午,被叶集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倒在了家乡的土地上,牺牲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年仅46岁,让人扼腕长叹。
  赵赤坪对党对革命的忠贞、坚韧、奉献和牺牲,对敌人斗争的坚强、勇敢、聪慧和机智,都具有感人的精神力量。赵赤坪是了不起的革命者,是为党为民赤胆忠心、坚贞不屈的钢铁志士,更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