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卫生科普天地·时事·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肺癌化疗后的中医调养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9月05日    来源:皖西日报

  在抗癌的漫长征途中,肺癌患者经历化疗后,往往面临着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情绪波动等一系列挑战。化疗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手段,虽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此时,中医调养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优势,成为许多患者寻求康复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肺癌化疗后的中医调养策略,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间找到平衡,共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化疗后的身体现状与挑战
  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无差别地攻击正常细胞,尤其是快速分裂的细胞,如骨髓细胞、胃肠道细胞等,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乏力等一系列副作用。
  1.免疫系统的波动: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情况,使得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感染。因此,化疗后的患者需格外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2.消化系统的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是化疗患者常见的消化道反应。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还可能加剧身体的虚弱感。西医医生通常会开具止吐药物,并建议患者采取少食多餐的策略来缓解症状。
  3.疲劳与虚弱:化疗会消耗大量能量,导致患者持续感到疲劳和虚弱。这种疲劳往往难以通过休息完全缓解,需要患者耐心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并适当进行轻度活动以增强体质。
  中医调养的理论基础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肺癌化疗后的调养中,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化疗后的具体症状,制定个性化的调养方案,旨在恢复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缓解化疗副作用。
中医调养的具体策略
  1.扶正祛邪,调理气血:化疗后患者多表现为正气虚弱,气血两虚。中医通过补益气血的中药,如黄芪、当归、党参等,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增强抗病能力。同时,针对化疗引起的脾胃虚弱,采用健脾和胃的中药,如白术、茯苓、陈皮等,改善消化功能,增加食欲。
  2.辨证施治,缓解副作用:
  恶心呕吐:采用半夏、竹茹等降逆止呕的药物,结合针灸疗法,如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有效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脱发: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脱发多与气血不足有关。通过补益肝肾、养血生发的中药,如黑芝麻、何首乌等,促进头发生长。
  乏力:通过补气益肾的中药,如人参、鹿茸等,结合适当的运动锻炼,提升患者体能。
  3.心理调适,情志护理: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情志的变化直接影响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化疗后的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中医通过心理疏导、情志疗法,如音乐疗法、太极拳、八段锦等,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饮食调养,营养均衡:“药食同源”,中医重视饮食调养在康复中的作用。化疗后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根据中医理论,还可适当食用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黑木耳、香菇等。
中西医结合,共筑康复之路
  肺癌化疗后的康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现代医学与中医调养相互补充,协同作用。现代医学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医调养则能在减轻化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因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共同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
  肺癌化疗后的中医调养,不仅是对身体的呵护,更是对心灵的慰藉。它让我们看到,在抗癌的征途上,除了冷冰冰的医疗器械和药物,还有温暖人心的中医智慧和人文关怀。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康复之路上,不断探索、学习、成长,共同迎接生命的每一个春天。
       (六安市中医院肿瘤内科 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