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以心聚“新”,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金安区望城街道和谐社区多元协同推动“两新”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本报记者 秦汉清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06日    来源:皖西日报

  “老师,这两块黏土要怎么拼在一起?”走进金安区望城街道和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楼的幼儿暑托班,幼教老师正在给家长和小朋友们上趣味手工课。为进一步加大对“两新”群体的关心关爱力度,解决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暑期孩子看护的“后顾之忧”,望城街道和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妇联、金安区教育局等部门,开展个性化暑期托管服务。
  “和谐社区常住居民中,很多都是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今年暑期来临前,社区通过电话问询、上门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辖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意见建议,拟定了举办“红‘新’聚力 守护‘童’行”暑托班的初步计划。”和谐社区党总支书记丁霞介绍道,和谐社区共青团招募了3名大学生志愿者担任暑托班助教,全方位做好日常看护、问题解答等工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两新”群体不断涌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将这些新兴力量有效纳入基层治理体系,成为摆在基层社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要让‘两新’群体积极融入社区,首先要做好基本保障,让他们对社区产生归属感。”丁霞告诉记者,和谐社区联合安徽中连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塔公司六安分公司分别在辖区内建立了和谐驿家、暖新驿站两个驿站,驿站内规划有充电区、热水区、休息区,为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人等“两新”群体提供免费热水、急救药箱、手机充电等服务,24小时对外开放。
  “社区给我们充当后盾,让我们能够安心工作生活,社区需要出工出力的时候,我们也绝不含糊。”38岁的常芝是一名外卖员,也是和谐社区的一名“红新网格员”。“平时送餐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我就及时向社区反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常芝说,有一次在沁园春小区送餐时,发现两户业主因装修问题发生争吵,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她立刻通过红新网格员群将这一情况告知社区,随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调解,避免了矛盾进一步升级。
  “对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两新’人员,社区专门建立了一套激励制度。”在和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丁霞向记者展示了《和谐社区“两新”群体积分兑换细则》,和社区签约的“两新”兼职网格员和志愿服务队员可以通过积攒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免费享受学龄前启蒙、暑期辅导托管等服务。
  “上次社区为我们新就业群体组织免费体检,别人都要排队,我们志愿者凭积分就能直接体检,特别方便。”50岁的许哲江是万顺叫车公司的一名网约车司机,他说通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换取相应的福利待遇,让他感觉心里很踏实。“能为社区做贡献,得到大家认可,我浑身都是干劲。”谈及志愿服务的经历,许哲江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要开展这么多活动,仅仅依靠社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丁霞说,仅靠社区一家的力量,不仅资金资源不足,工作人员也是捉襟见肘。为解决这一问题,和谐社区积极联系辖区内有志于投身公益事业的十几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和谐社区公益能量库,每次举办安心送考、夏日送清凉等活动,能量库成员单位提供物资、社区提供平台、“两新”群体提供志愿服务,通过这种多元协同的方式,和谐社区不仅解决了资金和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凝聚了辖区内各方力量,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也增强了我们对社区的归属感。”通过参与社区事务,“两新”群体逐渐找到了自己在社区中的位置,也更加愿意为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丁霞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将‘两新’群体积极投身基层治理的赤诚热心与社区服务群众的为民公心连接起来,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