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要闻·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守住乡村教育“魂魄”的人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7月11日    来源:皖西日报


  余同明在课间回答学生们的提问。祁涛 摄
  在淮河岸边有一位扎根乡村教育34年的杏坛硬汉,守基层初心不改,大胆探索乡村教育发展规律,锐意教学改革,用17年时间创造出乡村优质教育的奇迹,将一所行将倒闭、学生数不足200人的偏远农村学校,打造成今天学生数超1300人、备受农民欢迎的家门口优质学校,走出了一条乡村教育由“穷”到“富”的发展之路。他就是始终情系乡村教育、为国家守住乡村教育“魂魄”的“中国好校长”、霍邱县王截流乡陈郢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余同明。
“追魂”——为乡村学校找回自信
  2024年3月14日,一位来自淮河岸边的地地道道的乡村教师、初中校长余同明,端坐在全国高等教育学府华东师范大学礼堂里,为四川等地的领军教师和校长作教育教学改革的报告,精彩的报告内容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敬佩的目光。
  一个乡村教育工作者凭借什么能走进教育界的知名高等学府,受邀为教育精英们授课并赢得了敬佩的目光?
  何止于此,十余年来,这所学校创造出的教育教学成果和经验,犹如传奇,广为传颂,迎来了浙江、广东等全国八个省市5000多名教育界同仁先后前来考察学习。
  其实,辉煌的背后是一番艰辛的奋斗史。
  十几年前,余同明所在的陈郢学校可以用“三穷”概括。
  穷在学校:陈郢学校地处沿淮行蓄洪区,贫困人口众多,校舍极其简陋,教室的屋顶盖着大块石棉瓦,冬天雪花伴着寒风吹进教室,打在孩子们的脸上;教师没有办公室,学校连食堂也没有;生源流失严重,九年级只有27人……
  穷在教师:几十名老师整天垂头丧气,没心思专研业务,课上得没人听,有门道的都琢磨着调走,没关系的都在混日子……
  穷在学生:家庭稍有点条件的全部转走或选择上其他学校,在校的学生厌学辍学严重。招生家访时,家长们反应冷淡,甚至有人指着余同明的鼻子说:“看看你们教的还剩几个学生啊……”
  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均对学校失去了信心和信任。当年,这所学校可谓是中国教育不均衡发展中乡村教育步履维艰的缩影。
  这种思想认知和信心上的缺失远比物质上的穷可怕的多,“它让乡村教育的魂丢了!”面对窘境,余同明痛在心上,他立志要为振兴乡村教育追回丢失的“魂魄”。
  于是,他开启了艰难的穷则思变之路——全面改革,重塑形象。
“土锅”烧“鱼翅”——让课改走进乡村学校
  然而,千头万绪,从何抓起?余同明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分析当时教改形势,决定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学校发展。
  提起教改课改,人们思想上往往定位在名校、高校或研究机构等教育的庙堂之上;然而,余同明却偏偏要用他乡村学校这口“土锅”来烧这道高档“鱼翅”。
  面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作为校长兼语文教师的余同明带头深耕教育理论典籍,反复给老师们灌输“眼是孬种手是好汉”的观念,将自己所带班级定为改革试验的“尖刀班”,带着骨干教师们全天泡在课堂里。他们课堂上试验,课后钻研课改,与老师们研讨、剖析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大胆地改革实践,让他们看到了课题研究并非高不可攀。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于是,余同明快速将改革在全校推开,要求各学科、年级一线教师全部“聚焦课堂内外”,共同构建了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始了较为系统的改革。很快,通过探索实践,他们摸索出一条做好课堂内外“加减法”,以“质”换“量”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学模式,“1+1”的教学体系由此诞生。
  前面的“1”代表课堂,课堂以生为本,教师给学生设计高品质研究性问题,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均等表达的机会,增加学生主动提问或互动时间,并拿出一定时间将讲台让给学生,减少老师讲台上灌输时间,增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时间。
  后面的“1”则代表课后解剖麻雀抓巩固,大大减少题海战术的课堂知识简单重复,增加知识点的广度拓展和深度解析。如在试卷评研课上,倪世友老师没有让学生简单地对答案、找原因,而是让学生围绕五个方面研究错题:此题涉及到哪些知识点?你认为解决此题的突破口在哪里?你认为出题者设置的陷阱在哪里?你认为此题体现了什么重要的数学思维?通过对此题研究,你的收获是什么?
  谈及此,现就职于佛山某国企任高管的李大利至今感慨道:“我2008年进的陈郢学校,是那里第一批课改受益者,提前预习,自己动手把问题拆解的良好习惯让我受用终身。”
  “减负,就是课堂上要让学生听明白,课后让学生在有效巩固基础上完全掌握所学知识要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题海战术的沉重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我们的教育在高效中实现减负。”对此,余同明深有感慨。
  随着课改工作的持续深化,陈郢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在余同明带领下历经了“以生存为本”到“改变生源区人才结构”“人人成才”,再到如今的“为国育才和人人幸福”四个阶段。学校探索总结出了《1+1教学体系建设方案》《课堂教学五连环》等一系列接地气的教学改革与课改成果,逐步使学校的师生找回了自信,看到了希望。随之,全校的升学率逐年提升,师生的脸庞开始荡漾起笑容。
让“闰土”昂起头——助农村孩子阳光成长
  现实中,两种现象引起余同明深思:一是课堂上老师提问,很多同学都低下了头,或被点名回答时脸变得通红,声音像蚊子一样小。二是许多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因不善言辞、木讷而失去工作机会。两种现象又让他联想到鲁迅作品里的“闰土”。“问题的根子出在‘内心自卑’四个字上啊”!
  深思后,余同明感到“阳光自信、心智健全”八个字不仅在现阶段孩子学习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将影响着孩子们未来人格发展。“教育仅仅是围绕分数转吗?不,我们不光要关注学生眼前的分数,更要对孩子们未来负责”!
  于是,“育人先育心”的教育理念在余同明头脑中萌发。旋即,他将“育人先育心”纳入五育并举之中。但是,如何将这一教育理念化作具体的教育形式呢?经过调研思考和实践,一个独具乡村教育特色的“小思政课”课程及校园文化应运而生。学校聚焦建党日、国庆节,开展“唱支歌儿给党听”“我与祖国心连心”歌咏比赛,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围绕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写春联和手抄报比赛,让学生们深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和音乐节等,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自信力;通过举办在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写“一封信”,促进孩子们走近父母、理解父母和感恩父母;根据同学们对剪纸、泥塑比较熟悉和喜爱特点,将这一非遗纳入课堂;针对留守儿童多的问题,余同明亲自带着同学们开展周末包饺子和举办美食节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为探寻孩子的心灵世界,余同明设计了写给老师的“悄悄话”信箱,挂在每个班级。
  余同明根据教学实践,带领团队编写出《五育修炼之育心纲要》《学生成长激励方案》和“理想文化”“榜样文化”“感恩文化”“自强文化”“自治文化”“挑战文化”“合作文化”等校本课程。
  实施中,最让余同明难忘的是“悄悄话”信箱和“一封信”:“每一张小纸条都是学生对老师和家长的信任,它们成为我们洞察孩子内心世界的窗口、打开学生心结的钥匙。”
  11岁的朱晓月,三岁丧父,母亲远嫁,是奶奶带大的。她常常思念母亲,变得沉默寡言不想读书。她在“悄悄话”信箱里吐露了自己的孤寂与苦闷,羡慕其他同学都有妈妈。余同明收到“悄悄话”后,与她面对面交流,并安排女教师做她知心朋友。久而久之,朱晓月从思念中振作起来,在家里成长为奶奶的小棉袄,在学校成为班主任的小助手,她坚信“我一定能在逆境中重生,长大后做妈妈的依靠”。
  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的李晓东,是个惹是生非的“刺头”。“悄悄话”信箱让他走进了余同明视野。通过经常聊家常和周末家访,李晓东在余同明的鼓励与温暖感召下像换了一个人。他将自己由“皮孩子”变成优秀生的经历写成了文章,当堂朗读给同学们听。动情处,李晓东读得泪流满面,同学们听得眼角湿润。
  “育人先育心”让这里的孩子们个个变得阳光自信,活泼可爱,他们以自己的茁壮成长时时改变着“闰土”的形象。
  “余老师好,我研究生复试成功啦!”这是从陈郢学校毕业后一路进入重点高中和大学的李同想,在通过哈工大面试后第一时间给恩师余同明报来的喜讯。他在电话里动情地说,“我之所以能成功,完全是当年举办的各类活动让我不再胆怯和害羞,没有陈郢学校那几年的学习就没有今天活泼、阳光、自信和善讲的我。”
  何止一个李同想,从陈郢学校毕业的学生许多人成为高中、大学里的学生会骨干、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2018年,中国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从这里走出去的陈少强代表东南大学参赛,他一路过关斩将,并PK清华北大选手,夺得冠军。
  “我们农村孩子学不起钢琴、舞蹈、绘画,但会做家务、懂得感恩、互助互爱、自强自立、这就是我们的素质教育!”余同明自豪道。
众人划桨开大船——教师队伍“百炼成钢”
  在拔“穷根”、重塑陈郢学校过程中,余同明深谙教师队伍的巨大作用。“没有教师的全面优质,哪来孩子们的全面优质教育?”于是,围绕能力提升,他甘做一颗“火种”并在全校燃起星火燎原之势。
  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余同明一边自己钻研教育理论书本、收集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资料,一边坚持岗位大练兵。他根据所学理论,结合本校实际,琢磨出了“一师一徒一友N+1三人研课小组模式”,即让一名骨干教师带两名青年教师进行结对帮扶,并制定帮带时间、任务、计划和目标。华东师范大学沈章明教授对此评价道,陈郢学校青年教师享受到了“博士”待遇。
  余同明还创建平台,以“淮杨杯”“新杨杯”和“绿杨杯”为载体,在学校分阶段组织三个杯的三大教学赛事,以赛促研,助推不同类型的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全面提升。
  内外双修是余同明快速提升教师队伍的基本思路。为了让老师们尽快更新教学理念,理解并走进课改,他组织老师赴广州、上海等地学习,还把教育理论学习摆在课改实验工作的首位,定期召开读书会、课改研讨会,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攻关。
  多年来,他们的内外双修修出了“正果”:余同明代表安徽省在长三角教育科研论坛上作交流发言,先后到广州、邯郸等全国各地开展教师培训讲座100多场次;刘良云等二十几位教师多次在广州市、湖北省等地上示范课;张明祥等六十多位教师在省市各类大赛中获奖;王玉齐等十几位教师被评为市县级教坛新星,学校探索出一条“土”“洋”结合又极富成效的教师成长之路。
  守乡村教育的初心不改,余同明带领他的团队,让陈郢这所在全县出了名的薄弱学校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全县中考中连年取得优异成绩,被县重点中学指定为优质生源学校。学校硬件设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连标准化塑胶跑道操场都有了,各级授予的奖牌几十个……陈郢学校这种蜕变,书写了教育界“轻负担、高质量”的乡村教育奇迹,一跃成为周边地区家长和学生们向往的精神乐园,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如今,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科大、哈工大等名校均有了陈郢学校的毕业生,打破了诸多名校没有王截流乡学生的记录,学校内一家几个孩子上名牌大学的现象越来越多。
  余同明十七年如一日积极探索乡村教育教学改革、矢志办好“老百姓家门口优质学校”的艰辛拼搏,为他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荣获第三届中国好校长、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六安市模范教师、六安市道德模范等荣誉,他所带班级被授予六安市“先进班集体”。他的事迹,相继被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人民教育、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引起全国各地教育同行的高度关注。
  丰硕的成果赢得了社会高度认可,由此,一些人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高薪邀请他去发达地区学校当校长或教师,但面对优厚待遇,他始终婉拒:“今生,我成为不了‘大先生’,但一定要做乡亲们口中的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