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融合共治绘就好“枫景”

——舒城县筑牢平安建设基石本报记者 储著坤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15日    来源:皖西日报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广大乡村、园区、社区蕴含着无穷的民力。近年来,舒城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织密“警格+网格+N”,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创新开展见义勇为选树表彰,持续绘就新时代好“枫景”。
“平安守望”护园区
  7点半上岗协管交通,9点骑车到园区巡查,中午吃完饭休息一会,下午骑车继续摸排、巡查、上报,直到傍晚……在舒城县杭埠镇,专职网格员许令勇与民警辅警配合,共同守护着偌大的园区。像许令勇一样,当地共有15名专职网格员。
  杭埠镇现有入园企业32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今年初,杭埠镇被列为II型小城市。辖区户籍人口6万人,流动人口高达4万人。杭埠派出所作为典型的工业园区派出所,民警16人、辅警31人,如何用好“有限警力+无限民力”,壮大群防群治力量?
  去年初,杭埠镇招聘15名平均年龄30周岁的网格员,参与社会管理。在此基础上,吸收外卖小哥、消防员、企业保安员、行政执法人员及蓝天救援队等力量。专职网格员建“网格”,社区民警辅警建“警格”,N支群防群治力量参加,构建成“警格+网格+N”为主体的平安守望联盟共同体,实现“事在格中办、人在格中管、信息在格中采、问题在格中解决”。
  “社区民警辅警联系网格员,网格员联系特定行业群防群治力量,形成‘企业圈、居民圈、商业圈、校园圈’四圈防控网格。”舒城县公安局杭埠派出所所长黄波说,15名专职网格员,分在园区、街道、社区三个片区,统一身穿“网格员”蓝色制服,民警主导、网格员辅助、社会力量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将基层警务由过去“单打独斗”转变成“融合共治”。
  据统计,去年以来,网格员等平安守望联盟成员先后收集各类线索150余条,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名,及时为群众挽回损失90万元,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7起,杭埠工业园区社会治安形势整体向好、警情同比下降,大大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庭院议事”微治理
  “逢年过节,务工村民返乡,车辆猛增,因停车引发的矛盾非常多。”“我们居住比较集中,能否建个简单的停车场?”在舒城县百神庙镇官塘村南塘组村民胡广贤家中,大家围坐在一起,村民胡飞、张尤善、孙家宝等抛出问题,村“两委”人员认真听,经过积极申报,没过多久,三处共721平方米的停车场就修好了。
  农闲时光,镇村干部走进村民家,大家在“小庭院”里坐一坐,和群众共商共议共解。截至目前,百神庙镇通过“庭院议事”共收集、化解涉及老百姓的土地权属、家庭矛盾、交通事故、流转承包、工资待遇等各方面的问题线索189件,全部予以解决。
  “庭院议事”只是舒城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立足源头治理、抓实基层,积极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既加强县级设计,做好“大文章”,也调动乡级主观能动,做好“微治理”。该县还打造425个“百姓评理说事点”,配备人民调解员2178人,调解信息员2409人,人民调解专家库成员33名,让群众通过“唠家常”的形式,把矛盾纠纷、百姓诉求等社情民意在“说事点”反映出来、调解到位,努力实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
“礼赞英雄”扬正气
  3月9日下午,在舒城县城关镇梅河路杭北干渠大桥附近,一名14岁少女落水,路过现场的庐江县青年黄海洋,毫不犹豫跳入水中救人不幸牺牲。
  事情发生后,舒城县高度重视,收集、申报、评审……县委政法委和县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发文表彰奖励,县政府也同时作出表彰奖励,县财政迅速拨付特别奖金。随后,该县分管负责同志赶赴黄海洋生前居住地庐江县汤池镇,向其亲属颁发荣誉证书和特别奖金,高度肯定见义勇为精神。
  这只是合力共创“正气之城”的一个具体实践。2018年12月20日,舒城县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如今,在全县各乡镇和开发区也都设立了见义勇为工作站,以县基金会为主导,见义勇为工作站、村委会“三级联动”开展见义勇为工作。不仅如此,该县还将见义勇为工作纳入全县平安建设综合考评,使见义勇为工作有平台,见义勇为人员权益有保障。
  为扩大影响力,舒城县创新推出“线下+线上”的评审方法,对当月申报累计3例以下见义勇为行为的,在线上报请评审委员会审议,当月申报累计3例以上,由评审办组织召开线下评审会议。“线上+线下”的工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评审效率。切实强化激励导向,将见义勇为表彰奖励标准由之前3000元,提高为一等奖四万元、二等奖二万元、三等奖六千元,同时授予相应荣誉称号。
  舒城县见义勇为基金会负责同志介绍,五年多来,对历届见义勇为先进人员、见义勇为牺牲人员遗属、特别困难见义勇为人员开展慰问活动,并把慰问见义勇为人员家庭作为常态化工作,通过大力弘扬社会正气,不断完善奖励保障工作制度,让见义勇为精神在龙舒大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