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突发性耳聋的防治
皖西日报
作者:席绪芸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当您突然觉得一侧的耳朵听不清楚声音,耳朵里嗡嗡响,像被棉花堵住一样,甚至还感觉到恶心、头晕、看东西天旋地转,那么您有可能得了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也称为特发性突聋或突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且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大于等于20dBHL。它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可能伴有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恶心、呕吐、听觉过敏、耳周感觉异常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其中,耳鸣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它可以与耳聋同时发生,也可以在耳聋发生后出现。眩晕则可能起于病初或在耳聋发生后出现。突发性耳聋目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诱因包括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及睡眠障碍。常见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传染性疾病。 一旦出现突发性耳聋症状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确定病情和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变。这些检查包括耳科一般检查、电测听检查、声阻抗检查、耳蜗电图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前庭功能检查,以及内听道及颅脑CT、MRI检查等。 根据纯音测听听力曲线,突发性耳聋可被分为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及全聋。分型不同,治疗上也不同。常用药物治疗包括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离子通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降纤维蛋白原药、改善静脉回流药物及营养神经类药物;也可以行鼓室注射、高压氧治疗等。经上述治疗后仍无法痊愈者可考虑佩戴助听器或手术治疗。突发性耳聋越早治疗越好,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遗留听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近年来,耳科门诊中突发性耳聋患者日益增多,那么哪些人群容易发生突发性耳聋呢? 首先就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情绪波动大、伴有焦虑或抑郁的人群,容易患突发性耳聋。 其次是免疫力较差的人,如果免疫力较弱,反复发生病毒感染,也可能增加患突发性耳聋的可能性。 再次,有血管硬化疾病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可能增加患突发性耳聋的风险。 突发性耳聋目前日趋年轻化,这有可能跟学生群体学业重、压力大、情绪波动大、长期佩戴耳机、缺乏运动、熬夜、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有关。 以上情况都是可能增加患突发性耳聋风险的因素,并不代表一定会患病,大家不用过度焦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锻炼、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压力,都是预防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中医上,突发性耳聋属于“耳聋”范畴,中医防治突发性耳聋注重从整体出发,通过调和身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来达到防治的目的。中医在突发性耳聋的预防上,可以参考以下三点。 一、按摩:按摩耳周可帮助舒缓耳部及周围的肌肉,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二、生活方式调整促健康: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平常应该避免熬夜、噪音刺激、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同时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三、情志调理:在平常工作生活中,保持心情愉悦舒畅、怡情养性,避免过度紧张、抑郁焦虑。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体针、耳针、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电磁疗法)、导引法。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辨证论治,开立合适的中药方剂。 突发性耳聋的辩证分型分别是:风热侵袭型、肝火上扰型、痰火郁结型、气滞血瘀型、肾精亏损型、气血亏虚型。各种不同证型分别对应的中药方剂是银翘散加减、龙胆泻肝汤、清气化痰丸加减、耳聋左慈丸加减、归脾汤加减。 总之,突发性耳聋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通过预防、诊断、中西医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建议等多方面的努力,力求能降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率。希望大家提高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让我们共同推动突发性耳聋防治工作的发展。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席绪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