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小记者园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

小记者 穆越洋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4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的家风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让我们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歇。良好家风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在长期熏陶中养成。
  优良家风,每家的定义都不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答案,“珍惜粮食、杜绝浪费”,这便是我家的家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从很小时候就耳熟能详,农民伯伯顶着正午火辣辣的太阳在田地里干活,一滴滴汗水换来我们饭桌上的一粒粒粮食,不仅让我懂得了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更让我明白每一粒粮食的珍贵,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习近平爷爷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开展“光盘行动”,号召人们珍惜粮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而如今在蜜罐子里长大的我们,爸爸妈妈总是担心我们的健康,每次都会给我们买很多很多好吃的,所以往往在不经意中就开始了浪费。
  每次吃饭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爸爸经常提醒我们的话,“粮食不是我们种出来的,是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换来的,我们没资格去浪费。”爸爸的一言一行让我铭刻心间,所以我每次吃饭都是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从来都不会有剩饭粒。
  我不但自己做到珍惜粮食从不浪费,在学校我还经常提醒身边的同学,要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要时刻注意,不要因为觉得今天的饭菜好吃,就多盛,吃不完倒进了剩菜剩饭桶里,不仅浪费了食堂叔叔阿姨的辛勤劳动,更浪费了农民伯伯辛劳种出的粮食。
  好的家风像优美的音乐回荡我们耳边,像经典的书籍传授我们知识,像明亮的灯光指引我们前行。“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珍惜每一粒粮食,传承我家的优良家风。
                指导教师 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