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调生培养选拔的思考
皖西日报
作者:徐超
新闻 时间:2024年03月23日 来源:皖西日报
徐超
选调生培养是一篇“大文章”,要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然而现实中,选调生培养选拔使用面临不少“中梗阻”,不少选调生也存在诸多成长的“老大难”。笔者对选调生培养选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基层实际提出几点浅见。 一、存在问题 培训方式不完善。当前,选调生培养缺乏强有力的教育培训机制,对新招录选调生局限于政策要求的初任培训,后续跟踪培养少。组织人事部门对年度新招录选调生缺少全面了解、统筹分析,没有最大程度发挥选调生在文化和专业方面的优势,没有为党委培养使用选调生提出科学合理意见建议,到提拔年限才拿出来分析研究,才发现人选不理想,可用的不多,与岗位需求差异较大等问题,错失了选调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跟踪问效不深入。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仅仅是因为哪个岗位缺人便片面地给选调生安排岗位,对后续岗位历练情况跟踪问效、督促指导少,没有结合入职后的综合表现合理安排岗位历练。组织部门对选调生每年工作的指导和考核较少,导致部分选调生进步缓慢、业绩平平、经历单一,因人岗不适造成的“厌岗”情绪不同程度存在,进而产生“躺平”“摆烂”等心态,最终没有发挥出选调生的优势。 培养机制不健全。没有行之有效的选调生培养储备机制,部分选调生对自身岗位职责及工作能力认识不足,有的仅仅把自己当作一名业务员、收发员甚至服务员,没有站在更高层次要求自己、提升自我,最终导致严重“偏科”,业务强的统筹弱,善协调的文字功底差,业务与统筹兼备的又缺少农业农村经验和专业工作能力。 二、几点建议 科学培养“精准”育。针对选调生文化水平高,而党建知识不足、社会阅历较浅、基层工作经验缺乏的实际,将选调生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结合干部教育培训,安排选调生参加初任培训、农业农村知识培训、党建知识培训等。在整体谋划基础上,按工作岗位、专业方向和干部成熟度等实施分类管理,使选调生培养工作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跟踪管理“精细”管。明确专人“传帮带”,加强对选调生教育引导,传授工作方法、经验等真本事,及时了解掌握选调生的思想动态并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开展谈心谈话活动,避免出现“镀金”和“跳板”的思想。根据选调生工作表现和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轮换,有意识地安排选调生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交办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积累经验,经受磨练。逐人制定选调生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跟踪培养和管理。 健全机制“精心”谋。探索建立选调生培养工作责任制和跟踪问效机制。增强前瞻性,着眼长远,研究制定选调生培养中长期规划,形成逐级培养、梯次使用的工作格局,保持选调生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建立“目标成长机制”,量身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阶段性成长目标,同时创新发挥“履职评价机制”作用,对选调生培养做到能上能下,不搞“终身制”,激发选调生干事创业激情。 (作者系金寨县桃岭乡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