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 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尽责担当有作为 砥砺奋进促发展

——市审计局2023年工作综述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1月15日    来源:皖西日报


  全市审计机关干部培训
  参观廉洁文化艺术作品展
  审计现场
  一年栉风沐雨,几多春华秋实。回首走过的2023年,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审计委员会和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聚焦实体经济发展,聚焦推动兜牢民生底线,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权力规范运行,科学谋划实施审计项目,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提高审计监督质效,坚决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一年来,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共实施审计项目303个,审计查出问题个数2763个,提出审计建议653条,向纪检监察等部门移送事项46件。其中市本级实施审计项目51个,审计查出问题个数659个,提出审计建议128条,移送事项9件,审计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的建设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党建引领 审计机关政治属性不断增强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主题教育各项决策部署,严格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完成三期读书班和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围绕所学所思所悟开展系列研讨,全体党员、干部围绕“三问”交流心得体会。围绕4个课题和2个正反面典型,前往省外先发地区及有关市直单位和各县区审计局开展实地调研,梳理形成调研报告,形成转化运用清单,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严格落实“四下基层”要求,深入县区审计机关、审计项目现场和基层一线开展调研17场次,研究制定整改举措20个,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有序推进各类各项问题整改。
  推动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审计委员会决策部署,聚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请市委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七次、第八次会议,组织开展县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运行情况调研,指导各县区党委审计办建立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督权无一遗漏、无一例外,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健全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的组织方式,推动审计监督顺畅实施、审计成果高效运用、审计作用有效发挥。
  推动监督力量贯通协同高效。深入贯彻“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决策部署,加强日常会商沟通,强化资源力量统筹,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等方面协作机制,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常态化贯通协作;深入推进“巡审联动”工作,构建审计和巡察规划计划充分协同、人员力量密切协作、监督成效全面共享的高质量协作机制,实施巡审联动项目2个;认真贯彻审计监督与统计监督协作的机制,与市统计局联合制定了任务和责任清单;积极履行医药领域专项整治成员单位职责,大监督格局初步建立。
扛牢责任 审计监督职能定位不断强化
  聚力推动政策落实。聚焦中央和地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对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开展全链条、全流程跟踪监督,组织开展乡村建设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等专项审计调查,推动政策有效落实。聚力提升财政绩效。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开展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对市直相关部门及其所属的35个单位进行集成式审计,同步开展疫情防控资金使用情况、市本级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专项审计调查,揭示问题174个,促进增收节支3.25亿元,盘活存量资金0.32亿元,完善规章制度32项。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组织开展“安心托幼”“老年助餐服务”等暖民心行动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等专项审计,促进解决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安全饮水、生活污水处理、养老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把监督跟进到民生项目和资金“最后一公里”,看好用好民生资金,办好办实民生实事。聚力规范权力运行。深入落实《关于推进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工作方案(2023-2027年)》,实施18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定经济责任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办公室工作规则,修订并对19位新任领导干部发出了任前告知书,提示常见问题,防范化解风险。聚力国有企业规范管理。聚焦推动国有企业规范运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力度,完成对4家国有企业及其15家子公司(分公司)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夯实财务管理基础、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投资审计项目绩效。完成123个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任务,拟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审计质量管理的通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完成跟踪审计项目3个,开展征迁安置审计项目17个,组织实施4个专项审计和3个退城进园审计项目,有效节约政府投资资金,规范建设管理程序,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绩效。
建章立制 审计整改闭环管理不断规范
  牢牢扛起审计整改督促检查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提升整改质效、加强协同联动,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初步成型,闭环管理机制全面建立。提请市两办印发审计整改有关文件,并相应出台台账管理、日常调度推进、验收销号、整改约谈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形成“1+4”制度体系,实现了审计问题整改从交办到日常调度推进到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审计署网站先后两次刊发我市相关做法,省审计厅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要求将我市审计整改经验作为典型案例推广。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会同市委督查办常态化开展审计整改联合督查,2023年纳入督查问题174个,督促进一步整改落实19个,推动制定或修订完善国资国企监管、土地出让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150余项,有力推进了相关领域改革工作,审计整改堵塞漏洞、规范管理、深化改革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截至目前,2023年审计发现的已到整改期限的1298个问题完成整改1268个,整改率97.69%。省审计厅对市政府经济责任审计等五项审计180项整改任务中,立行立改类89项和分阶段整改类60项已全部完成整改,持续整改类31项已完成整改21项,剩下10项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守正创新 审计工作层次水平不断提升
  夯实工作基础。建立30余人的业务学习团队,重点围绕中央、省市审计委员会精神、审计法、审计准则、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取证单、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8大板块,深入开展现场教学和交流研讨,强化业务团队交流互动,提高能查能说能写本领。举办全市审计业务骨干综合素质能力培训班、审计大讲堂、审计微课堂等系列活动,着力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扎实开展职称和职业资格“五师”培养提升行动,推动全市审计干部职称和职业资格结构整体优化。
  拉高工作标杆。对标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审计机关,就审计项目计划、审计质量、审计整改和投资审计等课题进行深入考察学习,推陈出新,形成制度,不断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在全市审计机关深入开展“审计项目质量创建年”活动,加大对县级审计机关的调研指导,有力提升了全市审计工作质量;坚持科技强审,金审工程三期项目全面完工,3篇数据审计案例被评为全省优秀案例,智慧审计迈上了新台阶。
  提升监督质效。强化精品意识,守牢审计质量“生命线”,重点在查深查透、成果开发、线索移送、督促整改等方面聚焦用力,不断提升监督质效。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大工程,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审计力度,不断提高带动一般、服务全局的水平。把揭示微观问题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以宏观思维推动健全完善相关体制、制度和机制,以点带面推动源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