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筑起创业梦
——记裕安区“帘月三更”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娟本报记者 张世巧 桑 宏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9月16日 来源:皖西日报
“关注我,我是乔安,我爱我的家乡。”凭借原生态的乡土风情和专业的制作水准,“新农人乔安”抖音号逐渐走红,目前拥有2.7万粉丝量。 乔安本名刘娟,裕安区罗集乡陈墩村人,因喜欢“君子当如乔”这句诗,便给自己取了这个网名。初见刘娟,她脸上时刻扬起的微笑,让人倍感亲切。灿烂的笑容,也成为她每天和网民们打交道最直接的语言。 青春牵手乡愁,返乡逐梦田园 1985年出生的她,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从事校外教培、文案策划等工作,主要对接上海各优质中小学提供创新实验室课程设计与指导服务。在此期间,刘娟与农村并没有多少交集。 直到2022年春节回乡,刘娟发现昔日开朗的爷爷变成了孤单的留守老人,满头白发的父母仍坚持外出务工,村里农户家中的农产品“种得好”却“卖得难”……一颗想用新理念、新思维引领农村发展的种子便在她心里扎下了根。 “留在城市未必就是上进,回到农村不一定就是没有出息。随着国家的发展,乡村振兴也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从城市回到农村。我想读书的意义并非是为了迎合他人的评价,而是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并愿意付出行动,尽自己的所能为乡村振兴添一份力。”刘娟谈起自己起初回乡创业想法时说道。 一块菜地、一方鱼塘、一片竹林……去年年初,辞职后的她便返乡创业,注册成立了六安市裕安区“帘月三更”家庭农场,通过深耕“共享菜园”模式,充分挖掘“认养农业”的优势和价值,打造集观光旅游、采摘体验于一体的民俗体验农场,探索循环利用、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致富路。 创业征途漫漫,诚信如灯相伴 然而从“女白领”到“新农人”的跨界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是困难重重。起初,刘娟通过抖音拍摄短视频,积极宣传推广“认养农业”。她将6万平方米的土地平分为20块,供会员认养种植瓜果蔬菜,为会员免费配送农副产品。但由于包装、运输等方面受疫情影响严重,加之农业前期投入且回报周期均比较长,前期亏损严重,入不敷出。 “初期对农业板块了解不够,创业经验也不足,亏损是正常的,目前产业转型势在必行,但当下最重要的是尽快完成退款,做生意必须讲诚信!”今年年初,刘娟决心调整经营方向,她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线上联系27名会员,解释说明退费缘由,同时逐一转账退还每位会员2980元的会员年费,共计退款8万余元。 作为注册会员的“喜庆”收到刘娟的退款时,对她的诚信经营很是钦佩,佩服地说:“虽然创业初期亏损严重,但刘娟还是主动联系我们会员,给我们退费。刘娟当初带着新理念回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作为会员,我会一直支持她,相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她一定能大展身手、大有作为。” 线上线下发力,引领乡邻致富 白天,刘娟把当地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制作成一个个短视频。晚上,她变身“带货主播”开启直播带货模式,为村里与外界搭建起沟通的“新桥梁”。 她还积极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为村民们无偿提供肥料和饲料,帮助村民建立家庭农场,种植有机农产品。同时又将这些有机农产品带到了上海市,让上海市民了解陈墩村的农产品,帮助农户售卖农产品,为促进村民增收、家乡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帮助村民打通农产品销路,刘娟还注重挖掘利用优势资源。今年,刘娟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精心打造陈墩村“帘月三更”家庭农场,创建儿童田园教育研学基地,长期开展“入田学农事,插秧悟节俭”等以农耕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亲身体验农耕生产,感受劳动带给生活的美好。 谈起未来的发展,刘娟的笑容更加灿烂,信心满满地说:“广袤乡村,大有可为。希望依靠我的示范作用,吸引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农人’加入,在创业增收的同时,也为村民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