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长效管护让村庄“持久美”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7月13日    来源:皖西日报

  黄秀梅

  “看了歌舞表演,得了文明积分奖励,镇干部还对我家‘文明小院’授牌,以后我不仅要把自家院子扫干净,还要多做一做这方面的宣传。”近日,在霍山县磨子潭镇组织的“小积分”带动乡村“大文明”主题积分兑换活动现场,获奖者汪阿姨开心地说。
  今年以来,磨子潭镇重点围绕解决“管护不够、考核不明、监督不力”等关键问题,启动村为主互查、村干部绩效考核、网格化管理、镇纪委督查问责、村民参与积分兑换“五项机制”,推进长效管护,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人居环境。
  互促检查“面对面”。该镇严格按照《安徽省清洁村庄标准》中规定的“五清一改、两整一改、四净两规范”等要求设置考核标准,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底”。从镇纪委、镇农综办、村干部、劲旅公司各抽调1名工作人员,组成考核组,实行“面对面”现场检查,对环卫、人居环境、公厕、道路(组织建设、硬件设施配套、工作规范、环卫作业质量、资料整备、投诉处理)实行百分制打分。考核组对各村考核评分情况汇总留存,作为镇考核人居环境得分的重要依据。
  考核兑现“真对真”。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局面,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村干部每月绩效挂钩,提高考核权重,根据每月督查排名情况动态调整奖惩,今年已累计出台通报2期。对考核成绩前三名的村“两委”绩效分别上浮50%、40%、30%,对于考核位次靠后的三名村“两委”绩效分别减少50%、40%、30%。“真金白银”的奖惩机制,起到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杠杆作用。上半年,3个后进村已经实现逆袭,7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了质的提升。
  网格管理“手把手”。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磨子潭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度,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总网格长,各驻村点长任网格长,各村干部任二级网格员,各环卫工、道路养护工任三级网格员,各负其责,共同种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田”。该镇分管领导还对辖区环卫工和道路养护工进行“手把手”培训。环卫工和道路养护工除负责日常垃圾清理,还发挥人居环境整治监督员、信息员作用,延伸工作“触角”,发现乱搭乱建、乱晾乱晒、乱堆乱放等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包片干部和村书记,村“两委”第一时间进行整治,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
  纪委问责“点对点”。该镇纪委采用日常督查和不定期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人居环境进行持续性督查。每月人居环境交叉互查结果出来之后,首先交由镇人居环境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然后再转交镇纪委审核把关,最后由镇人居环境考评领导小组公布结果。对于考核成绩“滑坡”较为严重的村,进行现场点评,指出问题所在,将考评和指导结合起来,实行“点对点”帮扶。连续排名倒数第一的村支部书记,由镇纪委进行约谈;连续多次倒数第一的村书记,将严肃追责问责,年度考核不得评先评优。
  积分兑换“实打实”。磨子潭镇先行先试,建立村民参与积分兑换机制,调动群众自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调研论证,制定了25条实施细则,将积分兑换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利用村民议事会、群众“板凳会”等进行广泛宣传,7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积分解释、积分登记以及积分卡发放。居家环境的干净整洁,不仅让群众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还能通过积分额外获得“实打实”的物质奖励。“一分就是一元”“争取上红榜”“今天你兑积分了吗”已成为群众身边的“热词”。如今的磨子潭镇,家家户户“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花果飘香、居所优美”。
  “我们将坚持管护长效化、督查常态化,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干群齐心携手干’,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户户为阵地、人人都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新局面。”谈到下一步发展,该镇党委书记高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