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形神”需兼备 乡愁有根寻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6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汪娟

  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我省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国第七,主要分布在皖南地区,少量分布在皖西大别山区和江淮之间。在我市,以金寨县为代表的大别山区,保存着一定数量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古老皖西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价值。
  近年来,我市通过全面普查、编制保护规划、开展挂牌保护等相关举措不断强化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用实际行动努力留住属于皖西大地的一片“乡愁”。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保护系统性不强、保护资金匮乏、文化传承利用力度不够等诸多难题,这些现象值得探究和思考。
  毋庸置疑,传统村落保护,既是对其历史价值的发掘和认知,也是当下与传统的真切对话。对于传统村落而言,留住那些珍贵的古老建筑并对其进行及时修缮,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也是传统村落得以留存并继续发展的“形”。但是光有“形”还远远不够。传统村落保护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要增强它自身的造血功能。不管是发展特色产业,还是加强文旅融合,都是为了在留存“形”的同时,让古老的村庄再次焕发生机和活力。除此以外,传统村落保护中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无论多么美的村庄,没有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留住原住民,并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回到故土,成为新的“原住民”,才能保住古老村庄得以延续的“魂”。相信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保护传统村落真正做到“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