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之优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上接一版) 释放绿色红利 红魂绿魄大别山,醉美在六安。 红色是六安最鲜明的底色。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成红军广场、独山革命旧址群等9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出“挺进大别山红色之旅”等精品红色旅游线路3条,六安红色旅游学党史精品线路10条。大力实施“旅游富民”“民宿惠民”工程,打造集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等多品质融为一体的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示范和康养基地。 坚持红绿融合,大力推进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让“景山”变“金山”。金寨县800里中国红岭公路,串联红军广场、鄂豫皖纪念园、汤家汇红色小镇等红色文化景区和天堂寨、燕子河大峡谷、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等自然生态景区,成为全国闻名的“红绿融合”特色旅游风景道;霍山县扎实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和大别山主峰5A旅游区创建,充分发挥“旅游+扶贫”效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拓宽群众的致富之路。 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 去年,霍山、金寨陆续完成了GEP核算。霍山县的2022年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清单中,还计划建立对乡镇的GEP、GDP双核算考核模型。 如今,大别山区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正积极搭建生态资源运营管理平台,把碧水、森林、负氧离子等生态资源作为生产核心要素,运作生态资源转化项目,加快推进林权、用水权、排污权、用能权市场化交易,积极寻找碳汇交易机会,拓宽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途径。 作为以竹木为原料的一家工业企业,安徽金竹生物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深知优良的竹木资源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公司总经理李阳坦言,“大别山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一旦有了碳汇交易,必将释放出丰厚的绿色红利。基于此,我们觉得在培育激发大别山区群众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生态价值增长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 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绿色发展是长久之计。六安注重生态增加值的发展导向必将书写更多“绿”里生“金”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