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知识科普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一、常见的睡眠疾病 据研究,我国有20%-30%的国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疾病,老年群体睡眠疾病的发病率更是高达40%。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活4天。那么,常见的睡眠疾病有哪些呢?又有什么具体症状呢? 1.失眠。常见临床表现:时常晚上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多梦浅睡;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焦躁易怒或悲观抑郁,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见临床表现:睡眠打呼噜、呼吸中断、反复憋醒、夜尿增多;晨起口干口苦、头昏头沉、醒后不解乏;白天开会、读书、乘车、驾车时困倦;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或工作效率下降;经正规治疗血压、血糖、体重仍控制不良;有出现交通意外和安全事故的倾向。 3.发作性睡眠。常见临床表现:白天经常犯困、欲睡,甚至考试、行走、进餐、交谈时也难以抑制;曾经大笑、听笑话、激动时突然肢体无力、颈软低头、言语不清;睡眠中出现一过性身体不能活动或难以讲话,即“鬼压床”;刚入睡或将醒来时出现生动而不愉快的幻听、幻视感觉;夜间多梦易醒。 4.睡眠节律紊乱。常见临床表现:如同“猫头鹰”,众人皆睡您独醒(夜间该睡时睡不着),一觉睡到大中午(早晨该醒醒不了);或者就像“百灵鸟”,傍晚不该睡时就昏昏欲睡,凌晨过早醒来。 5.不宁腿综合征。常见临床表现:休息和入睡前常出现双腿不适难受、感觉异常,严重者影响睡眠,必须活动、行走、捶打方能缓解;睡眠中踢腿踹脚,睡眠不安。 6.睡眠行为异常。常见临床表现:睡眠中出现各种不自主的异常行为,如磨牙、梦呓、喊叫、惊恐、坐起、翻滚、行走、跳跃、拳打脚踢、打人伤己。 二、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是国际公认的健康标准。一般来说,儿童少年每天需要9-10个小时,成人需要7-8小时。具体到一个人,睡眠时间的多少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真正确切的睡眠时间的多少取决于个人需要,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 但生活中一些人常被睡眠时间所困扰,错误地认为非要睡足八个小时不可,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其实,判断睡眠的好与坏,其重点不在时间的长与短,而在睡眠的质量,更不是睡的越多越好。 公认的良好睡眠标准是:迅速入睡,时间充足,质量较高,醒后全身轻松,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胜任工作和学习。可以概括为:“睡得快,睡得深,不易醒,醒后爽”。具体表现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入睡快,上床30分钟左右就能睡着。二是睡眠较深,不易惊醒。中途醒后5分钟又能入睡。三是无惊梦现象,醒后很快忘记梦境。四是起床后精神好,无疲劳感。五是白天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关于入睡的具体时间,普遍认为以晚上9点到11点是人入睡的最佳时间,11点到凌晨3、4点钟的这4-5个小时是睡眠的最佳时段。午睡是健康睡眠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有半小时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