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稻花香里 “丰”景独好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大别山儿女心中始终铭记,在七年前那个春花烂漫的美好时节——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考察并作重要讲话,给全市上下以巨大鼓舞、巨大力量。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六安七周年,为充分展示老区人民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奋力建设现代化幸福六安取得的巨大成就,4月19日至21日,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安徽日报、皖西日报等多家中央、省、市级媒体,从金寨大湾村出发,开展“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融媒体采风活动。记者们进县区、入农家、走车间、到地头,用文字和图片记录并传达七年来皖西人民在习习春风吹拂下砥砺前行的铿锵足音,呈现全市8个县区在绿色振兴赶超发展路上绘就的精彩画卷。 蒜香、麻辣、油爆、清蒸……说起鲜美的小龙虾,不禁让人垂涎三尺。时下正值小龙虾上市的季节,龙虾千亩养殖基地一片丰收的场景。 凌晨4点,霍邱县三流乡的农户们已经开始在田里收地笼、捕龙虾。6点钟,天已经大亮,三流乡主干道两侧,摆满了装满龙虾的篮筐,前来采购的车辆络绎不绝。 “今天早上的龙虾14元一斤,卖了100多斤,收入2000多元!扣除虾苗、饲料等费用,我现在一年能有20万元收入呢!”依靠“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稻虾综合种养新模式,昔日的贫困户史青松已经成为种养殖大户。富裕不忘乡邻,他加入霍邱县大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脱贫户参与稻虾综合种养,帮助他们顺利脱贫。 在三流乡,像史青松一样尝到养虾甜头的农民不在少数。“2012年我们乡只有零星几户养龙虾,随着经验的丰富、规模的扩大、利润的增加,现在全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虾,几亩到几百亩不等,全乡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到了9.03万亩,是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最大的乡镇。”据三流乡一级主任科员高鹏介绍,三流乡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利用稻田地势低洼易涝易灾地理地貌,不挖沟或少挖沟,在种稻养虾过程中,不打农药不焚烧秸秆,不但有效保护了生态,收益也十分可观,稻虾种养仅龙虾纯收入每亩就可达到2000至5000元。 三流乡的稻田虾轮作技术试种养成功后,迅速向县内其他乡镇辐射,孟集镇稻虾种养面积达9.01万亩,城西湖乡、王截流乡、曹庙镇、岔路镇、潘集镇、花园镇等15个乡镇的种养面积均超2万亩,全县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在“中国生态稻虾第一县”霍邱县,小小龙虾点亮了乡村振兴路。 如今,霍邱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狠抓稻渔综合种养特别是稻虾综合种养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出“霍邱龙虾”“霍稻虾”“霍虾稻”“东湖龙虾”等一批优质龙虾和虾田米品牌,呈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良好态势。2022年,霍邱稻虾产业综合产值80亿元,带动22.3万人就业,带动1.16万户低收入户稳产增收。 舒城:园区生产 火力全开 站在一台机器前,刷脸登录,输入所需大米斤数,扫码支付金额,几秒钟之后,稻谷就通过机器脱壳产生了“新鲜出炉”的大米,米粒颗颗饱满,十分便捷。这是4月20日中午,记者在舒城县南港镇过湾乡村振兴示范园里看到的一幕。 漫步示范园内,安徽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樊浪生告诉记者,园区秉承美环境、行改造、配设施、扩就业、增收益、奔小康、添活力、显文化、强特色的宗旨,突出“富硒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生态康养+旅游观光+户外拓展+产品销售+特色住宿”的功能定位,着力打造具有“浓重乡土气息、醇厚文化底蕴、深度体验返璞生活、特色生态农旅结合”的新型农业综合体。 南港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实施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工程和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以过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下一步,将围绕三产融合、电商发展、农旅结合“三位一体”,把示范园打造成集农业生产、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主的“梁祝故里,米谷小镇”。 在杭埠镇的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里,记者了解到,这里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和大数据公共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锂电池系统运营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结合智能制造,实现智慧能源服务。在工业园区另一端,安徽捷步工业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开足马力工作。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以最高办企业的要求培养和孵化供应链环境,坚持将“缔造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体化供应链”作为公司的长远愿景。 杭埠镇作为合肥都市圈南向发展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优越,舒城经济开发区杭埠园区坐落于此,园区内现有入园企业3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超亿元产值企业26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战略性新兴企业39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去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2.7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3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7.1亿元。园区申报的“舒城县精密电子基础件产业集群”项目,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