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奏响振兴强音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13日 来源:皖西日报
裕安区城南镇桃湾村成片的油菜花铺满大地。 本报记者 田凯平 摄
“大家看一下 ,俺们这是猫牙米,颗粒饱满,真空包装,防潮防霉……”人间最美四月天,享受丰收喜悦的霍邱县富民米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线上直播产品。平台主播一边向网友展示各类大米,一边介绍产品的特色之处、食用方法等,吸引了不少网友下单。 “每天线上能销售1万单左右,日均销售额50万元。”富民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付道亮介绍,该公司主要市场在福建、广东珠三角一带,每天晚上下播后公司会统计好销售单,然后由邮政、快递企业直接派车来厂里装车发往收货地。“‘直播宣传+寄递发货’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路,我也将继续尝试做直播,争取能为家乡多做宣传。未来将以上海市与六安市的对口深化合作、友好往来、互惠交流为有利契机,进一步把霍邱大米推向珠三角中高端市场,进而推向全国。” 付道亮的底气,来源于我市作为农业大市丰收的自信——2022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917.99万亩,增长0.11%,单产387.9公斤/亩,增长0.18%,全市粮食总产71.22亿斤,增长0.29%,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建设农业强市是实现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关键,是确保农业农村工作不掉队、赶上来的关键。为进一步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转换动能、提升效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大力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努力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3月中旬的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露雨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忙着收购茶农们送来的瓜片鲜叶。“目前鲜叶的价格在400元一公斤,一个上午,咱们收了50多公斤鲜叶。”公司销售经理黄超说,“往年我们一年要产近10000公斤瓜片和4000公斤白茶,今年产量应该变化不大。随着经济回暖,我们对今年的茶叶销售充满信心。”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坚持以做大总量为目标,以加快速度为路径,以提升质量为导向,突出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聚焦“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主要目标,全面开展“两强一增”行动,依靠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实施“138+N”“6969”工程,加快农业强市建设步伐,奋力开创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 客从上海来,踏青大别山。4月6日,“乐游长三角”旅游专列——“六安号”首发专列从上海虹桥站驶入六安站,数百名游客在六安通过沉浸式体验主题民俗活动、当地特色美食、品质住宿,游览大别山风光,开启了一场踏青赏花摄影之旅,进一步推动上海、六安两地交流,助力构建长三角地区的统一市场模式。 “来天堂寨旅游,在我们前畈村八湾堂民宿,必点的一道菜就是灯笼椒吊锅,深受外地游客的青睐!”天堂寨镇前畈村八湾堂民宿老板提起自己的吊锅,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 前畈村位于天堂寨镇中心地段,与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紧密相连。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前畈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按照“打好生态牌、调优产业结构、走活旅游路”的发展思路,提升旅游产业经济效益,拉动乡村经济、拓宽乡村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过去实施脱贫攻坚,我们发展产业更多注重让贫困户快速增收脱贫。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就要从长远考虑,坚持发展绿色产业。”金寨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黄劲松介绍,该县紧紧围绕“两环两带两湖”区域化布局,谋划5亿元产业链式发展项目,积极推进“2456”特色产业发展模式,“2”即“138+N”和“6969”工程,“4”即突出茶叶、中药材、蚕桑、果蔬4个特色主导产业,“5”即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技术现代化的要求,“6”即“两环两带两湖”产业区域布局。 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了解到,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调整完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增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小组,各县(区)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加强与专项小组的联系对接,乡村振兴部门统筹协调抓部署、汇聚合力抓落实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强化。全面落实市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强化四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通过督导调研、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推进会、调度会以及暗访调研、年度督查等方式,指导推动基层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去年以来,我市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开展中积极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加以推广,如“三色预警、三单管理、三化目标”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得到省乡村振兴局充分认可,在全省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巩固暨扶贫资产管理现场推进会上进行交流发言。“无事”找书记基层治理模式,得到乡村振兴系统认可和肯定,在9月份全省开展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中,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督查报告中予以通报。乡村振兴专员制度得到推广,明确专员“1+1+5+X”的工作职责,目前市县两级共选派112名专员,从调研掌握情况看,乡村振兴专员积极性高,进入角色快,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探索的“鸿雁回归”就业创业服务工程,得到了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高度肯定。 “在朋友圈看到这里的桃花很美,趁着好天气过来拍拍照、赏赏花,心情特别舒畅。”阳春三月,层林尽染,走进舒城县阙店乡余冲村斑竹园生态家庭农场,百余亩高山黄桃树进入盛花期,满园桃花吸引了不少前来踏青赏花的游人。 据了解,余冲村家庭农场黄桃种植面积200余亩,根据家庭农场发展需求,去年,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研究通过财政衔接资金建立400多立方米冷库,200立方米有机肥发酵灌溉,20亩水果大棚,如今的农场已今非昔比,设施完善,科技先进,机械化作业水平高,环境优美,高产高效,成为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典范,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左右。不仅如此,该家庭农场还解决了群众的闲置土地,增加群众收入,利用劳务就业、土地流转等,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获悉,我市通过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让农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保障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装备水平加速跃升,现代经营体系更加完善,乡村产业韧性充分彰显,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强市取得实质性进展。计划到2027年,全市农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达全省先进水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80亿元。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数量等在全省领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粮食、茶叶、蔬菜、中药材、畜禽、水产品总产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等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面向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年销售额、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集体经济强村占比、水稻机插秧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10亿元以上骨干龙头企业数等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