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舒城城关镇              

做大集体经济发展“蛋糕”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06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讯(记者 黄雪彦 通讯员 郭登安)近年来,舒城县城关镇立足区位优势,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大力实施“138+N”和“6969”工程,把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预计到今年年底,全镇将有10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
  多措“创新”活源头。通过领军人物推动、特色产业带动、创新服务收益、股份经济合作、高效农业提升等方式,因村制宜,打造发展集体经济“一村一品”。七星村立足城中村区位优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上级政策扶持下,兴建文化乐园项目,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年经营收入170多万元。截至2022年底,全镇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0户、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142家,培育乡镇级产业带头人9家、村级产业带头人45家。
  资产“盘活”提效率。清查滩涂水面、荒山荒坡、土地房屋等集体闲置的资产资源,建立资产资源管理台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对现有闲置资产资源进行改造提升,采取出租、入股等形式,提高集体资产使用效率。如去年对孔集和舒勤两个村老村部房屋、伏虎村蔬菜大棚、河口工业园区钢构大棚等进行公开招租竞租,都获得了理想的资产收益。
  账外“挖潜”防流失。通过加强清产核资和村级财务审计,把“体外资产”统管起来,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组织村级账面经营收入清查,及时清欠资金“回笼”。在2021年村级换届中,及时有效清收未兑现经营收入56万元。去年,对27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劳务公司、村集体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专项清理,防止“体外循环”。严格财务巡查,把部分村有物业费收入和村集体过账的土地流转费收入,全部纳入“村有镇管”。
  政策“激励”增动能。建立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激励考核机制,为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注入活力。2022年底,该镇兑现了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绩效27万元。通过目标岗责兑现,极大地调动了全镇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主动性和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