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专题报道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接续奋斗,奋力开创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30日    来源:皖西日报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次靠前。
  (一)更强力度有效扩大内需
  确保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200亿元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0个以上、竣工120个以上。
  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110个,10亿元以上项自44个,50亿元以上项目8个,实现到位内资989亿元、增长12%。
  大力实施“1310”行动计划和开发区三年倍增计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举办“徽动消费·乐享六安”系列活动50场次,新改建50家旅游民宿;力争接待游客突破48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8亿元。
(二)更高质量加快产业发展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10万亩以上,产量达70亿斤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8%。力争落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投产50个以上,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户以上,力争新增纳限商贸企业240户。加快电商发展,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深入实施企业上市“雁阵计划”。
(三)更宽视野拓展区域合作
  加快六松现代产业园建设。积极对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加快合六经济走廊建设,持续推进“四个链接”。
  用好武汉的溢出效应,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外延支点。推进叶集——固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建设。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强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联动。
(四)更大魄力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
  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9%,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0家,实现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零的突破。
(五)更广领域实施科教赋能
  新建、改扩建主城区4所义务段学校,新增公办学位3590个、托位4200个。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15%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28%。力争科技特派员人数稳定在2500人左右,新增科技特派团8家。
  推动人才强市建设。
(六)更优举措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
  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提升工程。确保集体经济强村分红率100%。
  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3.5万户以上,巩固农村人居环境“两整一改”成果,进一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七)更深层次加强城乡融合
  切实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切实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打造一批城市停车场、口袋公园、社区型邻里中心;谋划实施主城区1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力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切实推进县城和集镇建设。
  加快把乡镇驻地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引导推动人口向中心村集中。
(八)更严标准保护绿水青山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着力推进22个国考断面、25个省控断面、8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提升。
  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完成人工造林1.7万亩。
  大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
(九)更暖温度增进民生福祉
  着力促进高质量就业和社会保障。着力加快健康六安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开展60岁以上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
  设立市社会科学基金,深入挖掘皋陶法治精神、大别山红色精神和淠史杭奋斗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内涵,打造城市符号和文化品牌工程。
(十)更实要求建设平安六安
  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推动“皖美红色物业”创建,力争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业主委员会组建率达70%。
  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加快城区智能交通项目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稳步推进“保交楼”工作,接续开展“难安置”治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