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题报道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绿色振兴赶超发展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29日    来源:皖西日报


  12月28日,政协第六届六安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与会委员聆听大会报告。                                   隋文进 摄
  今年以来,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持续向好,展现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的新面貌。但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还有不少工作短板和发展弱项,亟待重视解决。
聚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六安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强市关键性工程,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大市迈进农业强市,以农业强市建设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部署为我们聚力打造乡村振兴六安样板,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中国农工民主党六安市委员会建议:
  一是进一步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强化重粮惠粮兴粮意识,国绕“多种粮、种好粮”梳理研究思路、吃透用活政策。大力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积极发展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探索“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的产销加一体化模式,将先进的品种、技术、装备等要素导入农业生产全程,助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聚焦“138+N”和”6969”工程推进实施情况,启动专项指导督查,全力夺取粮食丰产丰收。
  二是进一步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推深做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巩固六安粮食烘干机械行业优势,补齐农机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短板,大力推进水稻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亩均产出率。进一步调整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优化补贴发放方式。落实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是进一步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加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新“三品一标”工程实施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由粗放分散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乡村产业从单一种养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新型经营主体“单打独斗”向形成利益联结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
  四是进一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顺应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大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垃圾治理力度,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加快民宿规划建设
  民宿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业态,既能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住宿需求,又能有效保护当地原生态环境。我市地处大别山北麓,地形地貌多样,生态环境优越,历史文化厚重,红色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大有可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六安市基层委员会建议:
  一、以更高的站位重视民宿产业发展。
  民宿产业是实现乡村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的重要路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村落与乡村风貌的价值是多元且不可替代的,也是乡村民宿的灵魂。乡村民宿将乡村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传承着乡村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
  民宿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很多民宿通过创新,成为网红打卡点,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社会效益,推动生产要素城乡一体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提供内生动力。
  民宿产业是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与常规的宾馆酒店相比,民宿提供的更多是体验式、沉浸式、共享式产品,被称为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越来越受游客偏爱。
  二、以更务实的办法解决民宿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民宿产业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同于普通酒店服务业,传统住宿业相关政策法规无法直接套用。近年来,尽管民宿产业发展快速,但对民宿产业的监管主要体现于《旅游法》《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中的少数条款,由于民宿产业法律定位不明确,相关配套法规不完善,导致民宿经营面临较高的政策法律风险。建议建立由旅游、商务、国土、市场监管、消防等单位组成的市民宿产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学习借鉴江苏、浙江两省部分市县的创新做法,研究他们如何在现有法律政策体系规定下,解决民宿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乡村宅基地士地流转、民宿产业审批监管、民宿住宿票据等突出问题,为我市民宿产业发展探索一条可行的操作路径。
  三、以更灵活的手段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民宿布局要规模化。随着家庭好友组团自驾游发展,民宿需求规模正由单个房间向整套整片房屋拓展。加快实施我市旅游民宿发展“1289”工程,通过回购、租赁、置换、退出等模式盘活闲置房屋,科学规划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品牌体系,充分利用区位、品牌、景区景点等导向型优势,重点规划建设具有规模效应的乡村民宿集群,不断满足差异化的民宿产品需求。
  民宿经营要品牌化。围绕打造我市民宿品牌“大别·乡宿”,立足我市山水人文环境特色,善用市场的思维,借助资本的力量,同步引进“山水间”“原舍”“过云山居”等知名民宿品牌,通过品牌的引领示范,实现由家庭农家乐形式的个体经营转向连锁品牌经营,带动民宿业高品质发展。
开展乡村群众性文化活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坚定不移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实施乡村文化暖心惠民工程,在乡村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乡村群众精神生活。但乡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不够积极、公共文化设施不够完善、文化经费投入不够充足、乡村文化人才队伍较为薄弱、文化活动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为巩固和加强乡村文化阵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六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建议:
  一是以接地气的作品内容,提升乡村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充分挖掘各地特色文化,采取当地群众普遍喜爱的艺术形式开展活动。建立“乡村文化作品库”,以有奖征集等方式,广泛搜集乡村原创文化作品,并排演转化为乡村文化活动表演节目,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保作品“接地气”,确保作品内容受乡村群众欢迎。突出农民主体地位,鼓励农民自办活动,设置一定物质精神奖励,激发农民参与热情。
  二是以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提升乡村文化活动的保障力。
  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升级改造,提高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标准,满足广大群众开展活动需求。各县区建立行政村文化活动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每个行政村每年文化活动经费不少于5000元。
  三是以多举措的激励形式,提升乡村文化活动的支撑力。
  发挥乡土人才作用,加强对现有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从农民中挖掘培育“乡村文化带头人”,给予社会荣誉。把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列为乡村文化惠民工程第一责任人,建立基层文化工作者职称评价体系,为乡村文化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激励保障机制;鼓励乡村青年留乡创业,不断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家乡文化建设。
  四是以示范性的品牌建设,提升乡村文化活动的带动力。
  推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群众文化活动,搭建平台,扶持培育,组织系列展示、展演、比赛,择优推荐参加省市县各级文艺竞赛项目,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鼓舞和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文化活动创造的热情。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总结优秀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经验并加以推广,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完善农村物流体系
  邮政快递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是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交通强国试点、快递进村建设目标,全面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基础。陆静委员建议:
  优化发展环境方面。一是推动各县区政府层面出台。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市县乡村四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任务目标和工作职责,制定相应考核措施。二是推动县域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客(货)运站、电商仓储场地、供销合作社仓储物流设施等资源融合,每个县区规划建设1个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三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精简快递企业分支机构和末端网点备案手续,进一步规范乡村服务网点经营秩序。四是推动出台“交通强国”邮政快递行业试点项目以奖代补资金分配细则,保障专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一是全力推进“快递进村”提升工程。推进邮政快递企业在末端与交通运输、供销、通信等行业的融合,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的合作,共享基础设施资源,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继续推动“六安茶叶”“皖西菌药”两个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建设,在各县区培育打造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县一品”项目。二是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至2025年,每个县区均建成省级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尽快争创1个国家级示范区;选树示范典型,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寄递物流交通服务站点,寄递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三是加快行业智能化应用水平。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对接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综合物流信息处理能力;继续进行智能化设备(无人车、机)揽投试点。
  提升监管治理能力方面。一是加强行业规划引领。推动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相关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将农村寄递建设项目纳入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为农村寄递项目建设提供空间保障和规划依据。二是强化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邮政管理部门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数据资源管理、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沟通对接机制,细化工作举措,加大督导检查,适时组织建设评估,对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探索试点将末端寄递服务纳入乡村公益性岗位,保障村级网点运营稳定;将快递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投融资政策体系,在财政补助、土地、税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