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小记者园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银杏映红迹斑竹伴英魂

小记者 左郭成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一下高速路口,我就看到一座名为《草地夜行》的大雕像,年长的红军用寄予厚望的眼神看着身边的小红军,而小红军笃定地看着前方。
  我们家和好朋友一家驱车来到第一站——刘邓大军前线指挥部。1947年8月2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部队自鲁西南向大别山跃进,行程千里,先后解放11座县城。先辈们是靠智慧和毅力赢得了这场战争。再往里走,我看见革命先辈李先念和邓小平等人的起居室,里面十分简朴。
  从指挥部出来,我还在震撼之中。爸爸又带我来到不远处与“银杏树王”毗邻的周维炯故居。重新修缮的故居并没有多少陈设,墙上一张已经斑驳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和屋前的故居简介,让我了解了这位年仅23岁就牺牲了的革命英雄的故事,令人敬佩。
  离开沙河,踩着夕阳的尾巴,我们到斑竹园小镇的第三站——金寨县立夏节起义革命烈士纪念园,那里有许多红军战士的墓碑,有的二十几岁甚至十几岁就牺牲了,令人心疼。1929年爆发的立夏节起义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早了18年,可见,巍巍大别山红色根基是多么稳固深厚,淳朴的大别山人民也一直在用行动践行“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
  返回的时候,回望纪念园,台阶两边的红五角星路灯,在沉沉的夜幕中有着说不出的明亮,让我觉得无比踏实。爸爸感叹道:“银杏映红迹,斑竹伴英魂。我们要牢记历史,勇敢向前!”
                   指导老师 颜绍武